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中国皇帝


中国皇帝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被称为后、帝、皇、王、天子等。皇帝称号则始创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秦始皇以自己一統海內的功绩为傲,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蓋「五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无人能及,决意用新的称号以示自己的尊贵身份,遂创号“皇帝”,自己称“始皇帝”,规定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千秋万世。与“皇帝”称号相对应的,秦始皇还创立并推行了一整套中央直接统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政治權力的国家机制。这一整套体制在秦朝被民乱和战国诸侯后裔推翻后,被汉朝承袭并加以巩固,并随“皇帝”的称号流传后世。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中国后世王朝的最高君主纷纷以“皇帝”为号;而秦始皇创制以“皇帝”为最高、最权威统治者的国家体制,也被称为帝制。秦始皇另外規定,皇帝的命令叫做「詔」,自稱叫「朕」。

对皇帝的尊称历代不同,当面称呼皇帝有“皇帝陛下”、“吾皇”、“當今圣上”、“皇上”、“万岁(萬歲爺)”等尊称,私下提及皇帝则需使用「聖人」、「官家」、「大家」、「主上」、「天家」、「縣官」、「至尊」、「萬乘」、「御駕」、「聖駕」、「上」等尊称。在中国大一统时期,被公认为“皇帝”的君主只能有1人,这些大型王朝统治着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取得周围地区名义或實際上的臣服,如此才能被認定为“正统”。“正统”政权往往被称为“某”、“某”、“某”,而不称为“某国”;而在大分裂时期,中国本土没有公认正统的皇帝,但同时有两个或数个中小型王朝并立(如三國時代,魏蜀吳三朝並立,並且出現了魏文帝、漢昭烈帝、吳大帝等3位皇帝分治天下),亦取得其周边地区臣服,这些中小型王朝的实力超过了一般的“国”,公开称“皇帝”,并互相质疑对方的“正统性”,却始终没能实现一统海内的功绩,因為只要這些中小型王朝統一天下,平定海內外,就可以晉升為大一統王朝。如南北朝时与五代十国时期,三國時期時,亦有魏、蜀、吳等三大王朝互相對峙;另外历史上某些政权统治区域相对较小,其君主在自己的国内称皇帝或王,对外则臣服于某一政权,这些不被二十四史体系认同为正统的“皇帝”,实际仅相当于“国王”,如历史上南唐國,其第三任國主李煜就对内称皇帝,並对北宋称臣。此类政權的称谓仅仅是“某”,而不能称“某朝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统朝代的标志之一是相傳為夏朝大禹制作的九鼎,传至周代,到秦朝末年失传;自秦朝開始,中國第一位皇帝贏政(始皇帝)创制了皇帝称号,並改以传国玉玺以及金龍作為正统皇朝的标志,然而该玉玺几经失传、后世所谓重新发现者又多是伪作,故而玉璽自西晋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标志性地位。

中国帝制同其皇帝头衔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退位,至此中国帝制结束;中国国体转为因辛亥革命而建立的共和国,法统也依《清帝退位诏书》传至中華民國。进入民国时期,雖有袁世凯筹备欲自称中华帝国皇帝、張勳推動辮軍復辟但都以失敗告終。按照柏杨在《中国人史纲》的说法,至此在中国君主制与帝国时期,中國歷史上共出现了83个王朝,从黄帝到清遜帝溥儀,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皇帝、162个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享壽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刘隆,不满2岁即驾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聖祖玄烨(康熙帝),在位近62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30分鐘。在中国历史上,仅有1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北魏曾發生以女嬰代替來稱帝的事件,但沒有實質施政,還因此導致了哗变,而真正有權的女皇帝,是为唐朝时的高宗皇后武氏,她篡唐建「周」(史称武周),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即后世谓“武则天”、又稱「武皇」的女人,其晚年退位将政权复归于自己的兒子,恢复了唐朝的統治,死后更是去帝號,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于乾陵。唐朝之後雖然有多位皇太后臨朝稱制(如清朝慈禧太后),具有皇帝實權,但僅是有實無名,沒有尊號,所以未再出現真正登基、擁有皇帝頭銜的女皇帝政权出现。

起源

在上古三皇五帝時代至夏、商時中国最高统治者生前的稱號为“后”;從商朝開始,君主生前稱“王”,死後改稱為“帝”;如黃帝、后羿、后稷、帝嚳、帝堯、帝紂等。

從周朝起,最高首領称为“天子”,周室稱“王”作為天子的尊号,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然而早在西周,楚国因反对周天子的统治已自称为王,及至战国,随着周天子彻底失势,陆续发生了徐州相王与五國相王等事件,使得本应是天下之主的王號成为单纯的一国之君號,不再有尊崇地位。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曾自称“西帝”,并派大臣魏冉出使齐国,推舉齐湣王为“东帝”。招致各方諸侯國的憤怒,在巨大压力下取消,齊王、秦王见称帝不得人心而取消了帝号。

秦朝建立后,因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不愿沿用已经沦为一般国君称号的“王”,而建立“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谓,自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皇”、“后”與“王”,成为此后两千年来中国帝王專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並仍然與“天子”交互使用。

历代政权

中国自秦朝以后的君主虽然大多数以皇帝做为天子的尊号,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君主不称皇帝。比如:西楚霸王项羽、三國時期燕王公孫淵、前秦天王苻坚、十六国北燕及五凉的君主、五代十国吴越、马楚及荆南的半独立政权、太平天国的洪秀全(自稱天王)等。本表基于只录入皇帝的原则,所以皇帝人数和该政权的实际君主数,并不相同。比如:清代十二位君主,但努尔哈赤只是后金大汗不是大清皇帝,所以不计入皇帝人数(追尊為清太祖)。生前未称皇帝但后来被追封为皇帝者,比如:曹操、孙坚、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高欢、高澄、宇文泰、宇文觉、李克用、杨行密、徐温、王审知、李继迁、李德明、多爾袞等人,并不被纳入该列表。若包含追尊皇帝,中國共有263任皇帝。以下列表中實際掌權的“朝代”與“独立政权”(分朝)一律以粗體字來標示,而沒有使用粗體字的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的政權”與非全國性質的“半独立政权”為主。如大渤海、大中國、大封民、大理國、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滿洲國、兴辽、南越、閩越等虽建立在中国传统地域范围之内,但其自身定位并非为中國的政權或不寻求统治整个中国的政权,不納入該列表內。另外,秘密结社政权也不納入該列表內。

相關條目

  • 中国君主列表
  • 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 中国皇帝在位时间列表
  •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 中國君王子女列表
  • 中國皇后及妃嬪列表
  • 中國皇儲列表
  • 中国之最列表
  • 中華民國大總統、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中華民國總統、中華民國國家元首列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註釋

延伸閱讀

  • 孙英刚:〈转轮王与皇帝:佛教对中古君主概念的影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金子修一:〈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金子修一:〈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中国皇帝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