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葵芳邨


葵芳邨



葵芳邨(英語:Kwai Fo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 ,於1971年落成,為葵青區內第3個政府廉租屋邨(不計保留在荃灣區之梨木樹邨),並是香港首個被揭發建築用料低於標準的公共屋邨(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全部樓宇已於1987年至2002年期間重建完成,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設計,現時由中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目前住戶數目為6,200戶。

地理位置

該屋邨位於香港新界下葵涌,全邨建築於醉酒灣填海地上。以街道標示則為葵富道以北、葵益道(安道西段)以南、葵涌道以西、興芳路(前稱葵芳邨通道)以東。

本邨土地前身曾規劃為地鐵荃灣線車廠及附設的垃圾灣站(今葵芳站),但後來政府更改地鐵規劃,將車廠位置兩度更改,原來預留建廠土地成為葵芳邨。

歷史

重建前的葵芳邨政府廉租屋邨,由有成建築有限公司承建。首批葵芳邨的樓宇在1971年至1973年建成,共有11座舊長型樓宇,建築費用約為港幣4,000萬元。

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

1980年3月,葵芳邨第5座多處天花板及外牆出現嚴重混凝土剝落,其中以17、18及19樓數個單位的情況最嚴重,有居民懷疑該座屬「鹹水樓」,房署起初對外稱樓宇結構「並無重大問題」,在4月1日更作出保證,指第5座的結構「絕對良好」。天花板及外牆剝落問題仍持續,除第5座外,第4及第6座亦出現同樣情況,房署於1981年1月表示會徹底調查,並會採取不同方法解決有關問題。由於受影響居民擔心所住樓宇結構安全,房署先於第6座進行全面重修,並於1981年至1982年間把該座全部居民調遷至大窩口邨,但是房署否認樓宇結構出現問題。第6座維修工程於1985年初完成,並於4月起入伙。

房署原本計劃是將第5、6及10座進行全面修葺工程(第10座及後更被揭發石屎強度只有2.4MPa,此三座拆卸或維修前或只有平均2~3MPa強度,即現代樓宇建造標準約一成),但因為維修第6座的費用嚴重超支,於是於1985年1月13日宣佈決定將第5座直接拆卸,再重新入則興建新第5座(葵仁樓),結果第5座便成為首幢被拆卸的政府廉租屋,大部份居民獲調遷至青衣長康邨康安樓及康盛樓(恰巧長康邨第1至3期也是由同一承建商興建)。至同月23日,房署又宣佈將第8座,和相連的第9、10及11座一併清拆,但當局推遲至葵仁樓(原第5座)及葵智樓於1987年9月入伙後,才宣告重新發展。

葵芳邨第5和第6座之問題經驗證後,發覺由於在建屋施工時偷工減料,令混凝土強度大幅低於標準,以致房屋結構受損,事件亦引發「26座問題公屋」和「鹹水樓」的公屋醜聞。原先,政府打算以談判方式處理問題,但最後因事態嚴重而改為索償,而有成亦因嚴重負債而被頒令清盤。

重建及安置居民

由於要盡量做到原邨安置,建好一期入伙後才能拆下一期,所以重建葵芳邨時間長達20年(1982-2002年),所以經分期重建後,葵芳邨擁有12幢共7款不同時期的標準設計大廈,故此未能將全邨設計統一成一個整體,而每期所採用的樓宇設計、外牆顏色及設計風格則各有不同,計有新長型、相連長型L1及L3型、和諧式的和諧1及3型、單方向設計大廈及新十字型樓宇。但全邨由一個屋邨辦事處統一管理,此辦事處已於1998年從第6座2樓搬到葵泰樓地下。

屋邨資料

重建後的葵芳邨位於新界葵涌興芳路177號。

現存樓宇

(註:以上座號以房屋署Estate Property的記錄為依歸。)

歷代樓宇

全邨樓宇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中8至11座更是26座問題公屋之一,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相關樓宇已納入整體重建計劃下重建

文娛康樂設施

葵芳邨設計頗為特別,由港鐵荃灣綫的鐵路高架橋,穿越葵芳邨社區的中軸,但該鐵路橋設有混凝土有蓋隔音屏障,以減低列車嘈音對葵芳邨居民的影響,及避免因為有人高空擲物擊中電纜導致列車服務癱瘓,而鐵路橋下及兩旁均沒有建置居住樓宇,所以區內有一個頗大的羅馬廣場,平日有些文娛表演。2005年底於香港舉行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期間,來自東南亞的反世貿人士舉辦的「稻米節」就曾在葵芳邨羅馬廣場表演。而橋下亦佈有休憩桌椅,平日有不少長者在桌椅休息及下棋。

另外邨內有設長者及青少年服務中心。提供長者服務的基督教光愛中心位於葵明樓地下;提供青少年服務的則有白普理中心及香港青年協會葵芳青年空間。

但較特別的是,葵芳的社區會堂並非位於葵芳邨內,而是位於葵芳邨對面的智芳街、高芳街舊式私人住宅區中。

教育設施

葵芳邨內設有一所幼稚園、幼兒園以及一所小學。在重建前建有4所小學及1所特殊學校,由於當時教育統籌局推行1邨1校政策,因此現時邨內僅剩下一所小學。

幼稚園

  • 保良局呂陳慧貞(葵芳)幼稚園暨幼兒園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1993年創辦)(位於葵安樓地下)
  • 協康會上海總會康苗幼稚園(位於葵德樓地下)
  • 樂苗國際幼稚園(位於葵德樓地下)已結束

小學

  • 佛教林金殿紀念小學(1972年創辦,1998年原邨安置)
重建前學校
  • 惠州公學
  • 聖公會思晃小學(遷往青衣,並易名為聖公會何澤芸小學)
  • 閩僑第二小學(遷往青衣,在2009年由地利亞(閩僑)英文小學取代)
  • 丁熊照學校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商業設施

葵芳邨內有兩個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興建的公營屋邨商場,其中舊翼於1992年11月落成,新翼於2000年落成。邨內各式的商業設施齊備;另外亦曾經設有一個乾濕貨街市,但現已結業。

屋邨同時鄰近葵青區內的消費中心點——新都會廣場及葵涌廣場。

2009年,領匯替葵芳廣場進行翻新工程,並替商場天橋加入空調系統。

2017年,基滙資本向領展購入葵芳廣場。

2018年,長城環亞控股以7.25億港元購入葵芳廣場。

交通

知名住客

  • 林穎彤:原名林頴彤,香港女歌手、節目主持及演員,曾是童星,現為無綫電視經理人合約藝員和星夢娛樂旗下歌手。

所屬選區

葵芳邨在立法會地區直選當中,屬於新界西(LC4)選區範圍之內,而地方行政則為葵青區。全邨所有樓宇與附近的大連排工業區組成葵青區議會葵芳選區,但工業區並無居民居住,故此選區的絕大部份居民均為葵芳邨居民。前任區議員為街坊工友服務處執行監督梁耀忠。

歷屆區議員

事件

  • 2013年3月19日,姓馮(39歲)男子和姓劉(36歲)妻子,被發現在葵涌葵芳邨葵泰樓高層一單位內身亡。法醫驗屍發現,女死者頸部有懷疑被掐傷痕,後腦亦曾遭硬物重擊,警方懷疑男死者殺死太太後畏罪燒炭自殺。
  • 2020年11月28日,一名留下遺書,受感情問題困擾的48歲男子,被胞妹發現反鎖在葵明樓寓所的房間內燒炭自殺死亡。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房委會物業位置及資料 葵芳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葵芳邨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