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八識


八識


八識是一個佛教術語,識的分類法之一,指的是每一個五根具足的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合稱五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在佛教學術研究屬於瑜伽行唯識學派護法學系分類。

歷史研究

部派佛教時期對心意識三分理論就有了仔細的研討,但被說一切有部列為參考異說。部派佛教時期,多以六識或七心界立說。

大乘經典中,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只列出六識。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

清辯論師等中觀論師只立六識。有人因而認為瑜伽行唯識學派,建立阿賴耶識學說,是用來解決龍樹提出的質難。印順、呂澂、結城令聞與舟橋尚哉等人,認為在龍樹著作中不曾提到阿賴耶識、八識等,認為相關學說在龍樹時代可能尚未出現。

地論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釋《十地經論》中「三種同相智」時,以被認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識為第七識,體現了歷史上曾有個時段,有人不把「意」分立為第六意識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識。

隋朝淨影慧遠和唐朝圓測都指出八識說出自《楞伽經》。在《楞伽經》宋譯本中提出八識之名,但沒有細述其內容。至魏譯本時,已明確列出八識的名稱及次序,但沒有進一步解釋其內涵。學術界雖然認可《楞伽經》是最早提出八識說法的經典,但《楞伽經》成立的時間目前未有定論,因此對於八識說法是否本源於《楞伽經》,學界尚有爭議。

在漢譯本《瑜伽師地論》中曾提到八識,但是日本學者舟橋尚哉比較漢譯本與藏譯本,發現藏譯本中只有稱「八」,譯為「八識」,可能是漢地譯經時才加入的。因此瑜伽師地論中,是否曾列出八識,目前仍有爭議。無著作《顯揚聖教論》中,曾提到八識。

隨後,護法論師等人,在《解深密經》的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等學說基礎上,建立了末那識學說,八識學說於是形成。至《成唯識論》出現後,八識的名稱、次序與內涵,都已確立。明朝時傳有《八識規矩頌》作為成唯識論的入門。

分類

八識依照其識的體性,可分為四大類:前五識第六識(又名意識)、第七識(又名意根、末那識)及第八識(又名如來藏、阿賴耶識)。《注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八:「故舉八識如來藏是剎那非剎那因。然此第八阿賴耶識唯是無覆無記性攝;第七末那唯是有覆無記性攝;前六轉識通善、不善、無記三性。」

五識

五識又名為前五識,分別名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依於有情的五根所對應的五塵而命名,「根、塵、觸三生識」。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鼻識了別香塵,舌識了別味塵,身識了別觸塵。

第六識

第六識又稱為意識,了別法塵。體性為「審而不恒」,能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界上的法塵做詳細地分析、推理、記憶等。大正藏《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說:「生起所作者,謂眼色為緣能生眼識,乃至意法為緣能生意識。」也就是說以眼根和色塵為緣才能生起眼識,乃至以意根和法塵為緣才能生起意識,因此前五識和意識都是有生有滅的法,在眠熟(無夢期)、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等五位的狀態中都會斷滅,是具足生滅變異之法,所以也一定是緣起之法。

意識不遍一切處、一切界、一切時,與前五識俱起,稱五俱意識,不在五識中;同樣與意根俱起,而不在意根中,以意根為俱有依。在《阿含經》中:「意、法為緣生意識。」,所以意識必須藉著意根、法塵才能生起,為緣起法。既是依眾緣而起之法,則是生滅變異法,就必定是無常法。所以意識不論修到什麼程度、多麼微細,都是三界內的有為法,永遠不離三界。

第七識

第七識又稱為意根(十八界中六根之一)或末那識,體性為「恒審思量」。意識覺知心必依之而後方能現起,是意識之根故名意根。主宰意識之思維,由於意根處處作主、時時作主的體性,恆常不斷的普遍計度前六識,於依他起性上不知其妄而起遍計執性,因此導致生死輪迴不斷。

第八識

阿賴耶識在許多大乘經典中都有提及,例如:

  • 《解深密經》:「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
  • 《大乘密嚴經》:「阿賴耶識在於世間亦復如是,無始習氣猶如瀑流,為境界風之所飄動,起諸識浪恒無斷絕。」
  • 《楞嚴經》:「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
  •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又當觀念諸有情身,由何所造相續不斷?謂四大種及阿賴耶識,造作執持,薰習功能有無量力。」

參考文獻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八識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PEUGEOT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