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佛曆


佛曆


佛曆(巴利語:Sāsanā Sakaraj,印地語:बौद्ध पंचांग、Bauddha Paṃcāṃga)是一種採用佛滅紀年的古印度曆法,為陰陽合曆,盛行於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越南、斯里蘭卡等南亞和東南亞佛教國家。佛曆的紀年為佛滅紀年,是以釋迦牟尼佛滅度(般涅槃)當年度為計算基準。佛曆一般以公元前544/543年为佛滅〇年,依照緬甸佛曆,公元2024年是2568年(2568 B.E.),依照泰國佛曆是2567年(2567 B.E.)。也有以佛陀生年為紀元起始的佛曆,以佛誕日作歲首,為部分漢傳佛教信眾和寺院採用。

佛陀生卒年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古印度釋迦族人。釋迦牟尼為尊稱,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又被稱為「佛陀」(覺者)、「世尊」等。由於印度古代歷史缺少明確年代的記載,對釋迦牟尼的出生和入滅年代,沒有直接史料可仰賴,只能從間接的歷史資料中尋找,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大致上可以歸納為四種說法:

  • 《周書異記》說:據《周書異記》,釋迦牟尼生於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或記為二十四年),卒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或記為五十二年)。此說來自北齊僧統法上、唐朝僧人法琳,其產生背景來自當時的佛道論爭。在法琳之前,中國就出現過許多佛誕年代的說法,《周書異記》只是其中一種。《周書異記》也被歷史學界認為是一部來歷不明的書,無法成為推論佛陀生卒年的可靠依據,而且中國歷史在共和元年之前也沒有精確紀年。以此作為紀年,通常是延續傳統的約定俗成,此說只在漢傳佛教中有一定影響力,是依照《佛祖統紀》以佛陀出生年作為紀元。公曆2024年為此佛诞曆3051年(以公元前1027年甲寅年为元年)
  • 眾聖點記說:《歷代三寶紀》卷十一記載,南北朝時代有外國沙門僧伽跋陀羅譯出漢文《善見律毘婆沙》十八卷,並傳述“眾聖點記”之事。據此可推断佛陀生卒年为公元前565年至前486年,呂澂主張此說。不過基於對眾聖點記一文的不同解讀,也有公元前562年至前483年之說。
  • 阿育王即位說:由阿育王法敕推斷出阿育王的即位年,在公元前271—268年之間。再由南、北傳文獻記載的佛滅和阿育王即位兩事件的年代差,推斷出佛滅年。若據南傳佛教文獻,佛入滅後二百十八年阿育王即位,佛陀生卒年為公元前568—565年至前489—486年間,和眾聖點記說相近。若據北傳佛教文獻,佛入滅一百十六年阿育王即位,佛陀生卒年為公元前466—463年至前387—384年。宇井伯壽主張此說,推定佛滅為公元前386年。印順法師據傳記中說,阿育王先行即位,經過四年方依古禮舉行灌頂儀式正式即位,而訂為公元前470年—前390年(不計當年,故為387+3)。
  • 菩提伽耶碑記說:菩提伽耶發現標明佛滅後過了1813年的銘文。依該銘文推斷,佛滅應為公元前五四六年。此說於十一世紀中頃傳入斯里蘭卡、緬甸,為公元前五四四年。傳入泰國、寮國、柬埔寨,為公元前五四三年,在泰國北部有發現一尊佛陀塑像,載佛滅2039年(公元1495/6)。據此,佛陀生卒年為公元前624年至前544年或公元前623年至前543年,此說為南傳佛教國家佛曆紀年的來源。早期西方佛教文獻學家發現根據《大史》的繫年,則孔雀王朝國王月護王的年代會與希臘人所記錄的同一位人物Sandrakottos相差六十年,因此將佛滅年代修正為公元前483年左右,稱為「Corrected Long Chronology」。

在眾多的佛滅年代說法之中,較為佛教學術界接受的是公元前五世紀(約在公元前486年或前483年,即眾聖點記說、南傳文獻的阿育王即位說或Corrected Long Chronology),或公元前四世紀(約公元前400年/前390年/前386年/前383年等,推斷年代不一,即北傳文獻的阿育王即位說,又稱為Short Chronology)。

歷史

所謂佛曆其實是採用了佛滅紀年的古印度曆法。塞迦大曆 (梵語:Śālivāhana-Śaka,巴利語:Mahāsakaraj,泰語:มหาศักราช,緬語:မဟာ သက္ကရာဇ်)是採用了塞迦紀年的古印度曆法,源於公元前一世紀的印度,後來傳入東南亞地區。公元七世紀,室利差呾羅王國(位於今日的緬甸)的驃人修正塞迦大曆,編制了朱拉曆 /塞迦小曆(巴利語:Culāsakaraj,泰語:จุลศักราช,緬語:ကောဇာသက္ကရာဇ်),為緬甸沿用至今,並成為其他東南亞地區長期採用的官方曆法。直到歐洲殖民時期之後,許多國家才改用或並行格里曆,如泰國在1889年改採格里曆作為官方曆法。東南亞各國將其曆法,如緬曆、泰曆等用佛滅來紀年,就成了佛曆。

另一個在印度大陸長期使用的是維克拉姆曆(梵語:Vikram Samvat),是採用了維克拉姆紀年的古印度曆法,尼泊爾至今仍在使用。此曆法為印度教、錫克教、北印度的佛教社群使用,一些佛教遺址的銘文也使用它。

根據J. Gordon Melton的說法,在南亞和東南亞所用的印度教和佛教曆法,基本上都扎根於古印度的天文書《蘇利耶悉檀》(梵語:Sūrya Siddhānta,意思是「日曜論」),只不過各地可能會據其需要再加以改變或調整。例如,朱拉曆 (緬曆、小傣曆)引入了默冬章的概念。因此,緬曆會不定期地新增閏月和閏日,以消除由於印度曆法中的恆星年和默冬章中的回歸年時間不同而積累起來的時間差。

紀元起始

公元1954年,第三屆世界佛教徒聯誼會在緬甸仰光舉行,會中決議以「佛曆」為紀元,並以釋迦牟尼般涅槃年推算,公元1954年為佛曆2498年(也就是採用緬甸的前544年為佛滅年)。不過,南傳佛教各國實際上仍按各自的習慣來標示年份。

大多數的印度曆法都設有〇年。南傳佛教的佛曆以佛滅年(前544年/前543年)為佛曆〇年,次年(前543年/前542年)為佛曆壹年。

緬甸佛曆年 = 公曆年 + 544,若未過衛塞節(農曆四月十五日)則再減1年。
泰國佛曆年 = 公曆年 + 543,採公曆之1月1日為歲首。但民間多採公曆之4月1日(泼水节所在的月)為歲首。

月份

佛曆所用的古印度曆法,有專門的規定來設置每月的日數,其月份設置按照月亮周期決定。每月分為黑半(Kṛṣṇa-pakṣa)和白半(Śukla-pakṣa),自滿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稱黑半,計十四或十五日(相當於農曆十六至二九或三十日);從新月至滿月之後半月,稱為白半,計十五日(相當於農曆初一至十五日)。隨印度方俗不同,古印度曆法的黑半、白半前後配置也有差異。通常北印度是黑前白後(稱為Pūrṇimānta),南印度是白前黑後(稱為Amānta,朱拉曆、傣曆、藏曆、華人農曆亦是白前黑後)。節日仍然是在同一天慶祝(或非常靠近),但是因為黑半白半前後配置不同的關係,月份的標示有可能會不一樣,例如黑天誕辰是在黑半第八日,若是北印系統就會在婆達羅鉢陀月,南印系統會在室羅伐拏月。

印度曆法的月名來自吠陀占星術的二十七宿,是滿月所在的星宿名,分別對應至二十八宿的角宿、氐宿、心宿、斗宿、女宿、室宿、婁宿、昴宿、觜宿、鬼宿、星宿、翼宿。

各地的印度曆法及佛曆,其月份序數不全然一樣。印度曆法通常是以制呾邏月為一月,朱拉曆(緬曆)、斯里蘭卡的印度曆與其相同。維克拉姆曆以吠舍佉月為一月。泰國陰曆、寮國陰曆、高棉陰曆末伽始羅月為一月。泰北陰曆(蘭納曆)以頞濕縛庾闍月為一月,傣曆、尼瓦曆以迦剌底迦月為一月。泰曆、泰北曆、傣曆都已只用數字表示月份。藏曆本以制呾邏月為一月,後來在蒙古時代引進「霍爾月」,以星宿的磨袪月為一月(間接受華人農曆影響)。

大多漢傳佛教徒所使用的佛曆,只用佛曆紀年,其餘月、日安排多使用農曆(亦有用格里曆的)。

現行佛曆對照

緬甸版佛曆年份

泰國版佛曆年份

注释

參考資料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佛曆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