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梵語:Saṃyukta Āgama),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五蘊、六入處、因緣、食、四諦、界、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主題的短經編集在一起,偈頌則依八部眾編集在一起,因此又稱為相應阿含,由經文細碎不易記誦或參雜聚集,而名雜阿含。漢譯《雜阿含經》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本,與對應的巴利本《相應部》一起,被學術界認為是接近原始佛教原貌的佛陀言論集之一。

音義

「雜阿含」之名,可能譯自與「巴利語:saṃyuttāgama,梵語:saṃyuktāgama」相當的印度詞彙,如「僧育多阿含」或「僧育多阿伽摩」;阿含(āgama)也譯作:阿含慕或阿鋡慕;玄奘及義淨譯作「阿笈摩」。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取相應之意,稱雜阿含為《相應阿笈摩》,與巴利藏《相應部》取名相同。雜阿笈摩、相應阿笈摩,這是同一字的不同翻譯,大抵初期譯作「雜」(雜通「襍」字,取其「聚集」、「相配合」、「短小細碎」,或「次第相間雜」之義),後期才譯作「相應」。

譯本

《雜阿含經》為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在元嘉年間(據推測約是在元嘉十二年至十三年,即公元435-436年),於南京祇洹寺(一說瓦官寺)出經,共五十卷,寶雲傳譯,慧觀筆受。

其原本來源,未有定論。《歷代三寶紀》中記載,此本是法顯由錫蘭取回的雜阿含經本。也有学者認為可能是由求那跋陀羅,從天竺或錫蘭帶至中國。現代在高昌及于闐發現的梵文片斷,與現存《雜阿含經》一致,因此漢譯本可能是由梵文本譯出,推定為根本说一切有部所傳。

另有二十卷本《別譯雜阿含經》,譯者失傳,譯出的時間可能早於五十卷本。

內容简介

《雜阿含經》文章精簡雜錄,現存一千三百五十九篇經文,乃佛陀在世時對弟子所說的重要教理,以「五蘊」、「六入處」、「十八界」為禪觀,對「緣起」、「四聖諦」的闡釋,了知一切法是「無常」、「苦」、「空」、「無我」,從而獲得真正的解脫。《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總序》稱《雜阿含經》是坐禪人所習。

四章內容大意如下:

五陰誦:色受想行識,運作如下所述,見其無常,不執為我,心正解脫。

六入處誦: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六境、六識相觸,俱生受、想、思。正念即守護六根,不苦不樂捨心住。

雜因誦:苦的緣起,是基於無明,於六入所,引發(感),生起(恨)、(執)(無之見),故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離有、無二邊,處於中道,是為正見。另外解釋四食、四諦、三受。

道品誦:教導十善、正勤、念住、覺支、聖道,以及出入息、不淨、慈心等修習。

組織

《開元釋教錄》稱此經「說事既雜,故無品次誦等差別」,不過僧肇長阿含序云雜阿含有「四分十誦」。至於現存刊本則在卷八題「誦六入品第二」,卷十二題「雜因誦第三品之四」,卷十六題「雜因誦第三品之五」,卷十八題「弟子所說誦第四品」,卷二十四題「誦道品第五」,並有與〈五陰誦〉相關的攝頌(uddāna)存留下來。在《別譯雜阿含經》中則存有涉及〈八眾誦〉的攝頌。

印順認為說一切有部誦本,本為五誦(五陰誦、六入處誦、雜因誦、道品誦、八眾誦),與《相應部》分法相同。現存宋譯本《雜阿含經》別立「弟子所說誦」,而為六誦。《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又立「如來所說誦」,變為七誦的結構。

經卷整編

近現代學者整理《雜阿含》者「首推日本的姉崎正治」(1908),爾後又有呂澂(1924)、印順(1971)等人依據《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所引用的雜阿含經本母(Mātṛka),來整編《雜阿含經》。

呂澂按《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和僧肇長阿含序編為四分十誦。印順依據《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契經事》整理《雜阿含經》的修多羅部分,依據《別譯雜阿含經》整理《雜阿含經》的祇夜部分,自行整理記說部分,分為七誦五十一相應,下表主要依據印順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與《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

《佛光電子大藏經·阿含藏》中,楊郁文《雜阿含經題解》在導讀時將記說仍附入其前的修多羅而實際上分為五誦。呂澂在1923年著《雜阿含經刊定記》中依據《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契經事》中的攝頌(嗢拕南,uddāna)整理了經卷次序,其整編的四分十誦,如下表:

2014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的《雜阿含經校釋》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依據《雜阿含經本母》(即《瑜伽師地論•攝事分•契經事》卷85-98)、《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別譯雜阿含經》,經校勘、整編、補佚後,總得四分(五陰六處因緣分,佛所說弟子所說分,道品分,伽他分)、七誦(五陰誦,六處誦,雜因誦,道品誦,弟子所說誦,佛所說誦,八眾誦)、五十六集(略),由“修多羅”、“祇夜”、“記說”三分教攝。

七誦的記載

現代學者如印順等人,將《雜阿含經》認定為四阿含經次第形成之首,並歸納為自行組織的七誦,其依據是《瑜伽師地論》和《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的有關記載:

其他傳承

漢譯《雜阿含經》一般認為是說一切有部的誦本。分別說系赤銅鍱部中的對應誦本則名為《相應部》。這兩者之間,有相當數量的對應經文和相似經文,大約有883篇的漢譯《雜阿含》經文可與《相應部》對照,佔三分之二強。

《藏文大藏經》中,則無完整譯出的整部《雜阿含經》,只有單經,這些經文屬於根本說一切有部,宇井伯壽等人依德格版《藏文大藏經》進行了對照。

另外,在新疆地區有發現了一些說一切有部傳本的梵文殘葉,阿富汗地區出土的梵文殘葉收於邵格延藏品(Schøyen Collection),《俱舍論》、《瑜伽師地論》的梵本中也能輯出不少說一切有部《雜阿含》傳本的梵文章句。

英國的斯尼爾藏品(Senior Collection)中有約30片與《雜阿含經》相對應的犍陀羅語殘片,可能屬於法藏部傳本。

早期對雜阿含的解說論著,還有《法蘊論》、《舍利弗阿毘達磨》、《分別論》等。

考證

印順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主張「雜阿含」(saṃyukta āgama)和「少分阿含」(kṣudrake āgama),與偈頌有著密切的關係。他認為雜阿含中,長行的「修多羅」,是「相應」;偈頌的「祇夜」,為「雜」。從「修多羅」部分得名,為「相應部」、「相應阿含」;從「祇夜」偈頌的部分,得名、演變為「小阿含」、「雜藏」 。在《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中,據『瑜伽論攝事分』認為四阿含經的集成先後,是以『雜阿含經』為根本的。

日本法幢《俱舍論稽古》認為《雜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門川徹真認為,此經特別強調釋迦牟尼曾在秣菟羅說法,企圖顯示此地的重要性與正統,因此認為它與秣菟羅地方的說一切有部有特殊的關係。榎本文雄認為,嚴格來說,此經為根本說一切有部的誦本。

法幢《俱舍論稽古》認為《別譯雜阿含經》屬於飲光部,也有說法認為它是法藏部誦本。《別譯雜阿含經》為何種部派所傳,仍未有確切的學術定論。

影響

《阿含經》在中國自隋唐後被視為小乘佛教經典,流傳不廣。

近現代學者一般以《阿含經》為原始佛教研究的首要依據。如印順在《雜阿含經論會編(上)》自序中認為:“『雜阿含經』(即『相應阿含』,『相應部』),是佛教界早期結集的聖典,代表了釋尊在世時期的佛法實態。佛法是簡要的,平實中正的,以修行為主,依世間而覺悟世間,實現出世的理想──涅槃。在流傳世間的佛教聖典中,這是教法的根源,後來的部派分化,甚至大乘「中觀」與「瑜伽」的深義,都可以從本經而發見其淵源。這應該是每一位修學佛法者所應該閱讀探究的聖典。”

註釋

引用

  • 印順法師《雜阿含經部類之整編》
  •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 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雜阿含經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