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樂理


樂理


乐理(英語:music theory),即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实践和可行性的学科。《牛津音乐指南》给出了术语“乐理”的三个相关用法:第一是“基本原理”,也就是必須瞭解的音乐符號,包括调号、拍号和节奏符号等等。第二是學習从古至今學者对音乐的有关研究,第三是当前音乐学研究的一个子领域,旨在「尋求定义音乐的程序和普遍规范」。它與音樂分析不同,不針對个别的作品和表现,而著重於构成音乐的根本规则。”

乐理通常关注音乐家如何制作音乐,包括如何作曲和编曲。範圍包括旋律、音程、節奏、和聲、結構、曲式、織體等。它源於觀察和涉及關於音樂家和作曲家如何創作音樂的假定推測。懂得樂理有助作曲及音樂演繹。這個詞也形容音樂中的基礎元素,如音高、節奏、和聲和形式且指的是音樂相關的描述、概念或信念的學術研究和分析。因為「何為音樂」的概念正不斷擴大中(請參照音樂的定義),對於樂理的一個更具包容性的定義可能是任何聲波現象的考慮,包括寂靜,因為它也與音樂有關。

在現代學術界,樂理是音樂學的一個子領域,而音樂學本身是藝術和人文學科整體領域內的一個子領域。從詞源上而言,樂理是一種音樂的沉思行為,來自希臘語「θεωρία」,它代表觀看、查看、沉思、推測、理論,也是一種景象、一種場面。值得一提的是,柏林音樂院前任院長、當代作曲家鲍里斯·布拉黑尔則以歷史學的角度看待音樂理論,其云:「音樂理論,基本上只不過是音樂活動經驗的記錄而已。」

音乐理论内容列表

  • 基本乐理
      • 调式
        • 音阶、音级
        • 大调、小调
        • 教会中古调式
        • 中国传统调式
        • 有限移位调式
          • 全音阶
          • 八声减音阶
      • 调性
    • 音程
      • 自然音程
      • 基本音程
      • 变化音程
      • 转位
      • 协和与不协和
        • 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
    • 和弦
      • 三和弦
        •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 七和弦
        • 减七和弦、半减七和弦、减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小大七和弦、属七和弦、大七和弦、增七和弦、增大七和弦
      • 高叠和弦
        • 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
      • 转位和弦
        • 六和弦、四六和弦、五六和弦、三四和弦、二和弦
      • 特殊的和弦
        • 挂四和弦、挂二和弦、减八和弦、双和弦
  • 和声学
    • 功能和声
      • 和弦外音
        • 强拍外音
          • 延留音
            • 倚音
          • 持续音
            • 持续低音、持续高音
        • 弱拍外音
          • 经过音、辅助音、先现音
      • 四部和声
        • 外声部
          • 高音声部、低音声部
        • 内声部
          • 中音声部、次中音声部
        • 排列法
          • 开放排列、密集排列、混合排列
          • 和弦音旋律位置
        • 连接法
          • 和声连接法
          • 旋律连接法
          • 同和弦转换
          • 三音跳进
      • 终止式
      • 自然音体系
        • 终止四六和弦
        • 经过的四六和弦、辅助的四六和弦
        • 和声功能
          • 属功能
            • 属和弦、属七和弦、属九和弦
            • 导七和弦、导六和弦
            • 加六音的属和弦、三级和弦
          • 下属功能
            • 下属和弦
            • 二级和弦与二级六和弦
        • 六级和弦、阻碍终止、扩展乐段的方法
        • 和声大调
        • 弗里几亚进行、自然小调
      • 半音体系
        • 重属功能
          • 重属和弦、重属七和弦、重属导七和弦
          • 变重属和弦、增六和弦
        • 重下属功能
          • 重下属和弦、重下属二级七和弦、重下属导七和弦
        • 调性关系的类型
        • 离调
        • 转调
        • 属和声组变和弦、三全音替代
        • 下属和声组变和弦
        • 交替大小调体系、调式交替
        • 那不勒斯六和弦、弗里几亚二级和弦
        • 转调模进
        • 意外进行
        • 等音转调
          • 经过减七和弦的等音转调
          • 经过属七和弦的等音转调
      • 调性布局
    • 和声分析
      • 音级和声理论
        • 罗马数字分析法
      • 功能理论
        • 里曼理论
        • 德式和声分析法
        • 斯堪的纳维亚和声分析法
          • 挪威和声分析法、瑞典和声分析法、丹麦和声分析法
      • 音级-功能杂化理论
        • 斯波索宾和声分析法
        • 塞尔维亚和声分析法
        • 波兰和声分析法
      • 和声12.位理论
      • 轴论
      • 申克分析法
      • 新里曼理论
      • 色彩和声理论
      • 和声二元论、负和声理论
      • 音级集合理论
    • 十二音技法
    • 多调性
    • 泛调性
    • 无调性
  • 对位法
    • 福克斯五类基本对位
    • 严格对位
    • 自由对位
    • 创意曲
    • 卡农
    • 赋格
  • 曲式学
    • 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
      • 旋律、节奏、节拍、调式、调性、和声、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织体
    • 主题材料发展手法
      • 原始陈述、重复、再现、迭奏、变奏、模进、裁截、对比
    • 曲式分析基本概念
      • 乐思、主题、动机、扩充、补充、叠入、高潮、终止式
    • 音乐陈述的基础结构
      • 半乐汇、乐汇、乐节、乐句、乐段、复乐段、乐章、乐曲
    • 音乐陈述的衍生结构
      • 连句结构、模进结构、自由结构
    • 曲式种类
      • 一部曲式、再现单二部曲式、并列单二部曲式、再现单三部曲式、并列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五部三部曲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套曲曲式
    • 乐曲的段落种类
      • 引子、尾声、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声中部、主部、副部、连接部、结束部、对比部、插部
  • 配器法与乐器法
    • 乐器法
    • 配器法
  • 声学
    • 调律、律制、律学
    • 泛音列、沉音列
  • 数学乐理

參考文獻

參照
書籍
  • 布拉赫. 嚴格對位入門. 由游昌發翻译. 臺北市: 藝友出版社. 1975.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樂理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