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澎湖縣馬公市寺廟列表


澎湖縣馬公市寺廟列表


澎湖縣馬公市寺廟列表,收錄臺灣澎湖縣馬公市地區各類型的道教寺廟為主,根據不同信仰系統或主祀神祇進行分類。

以地域劃分

四大古廟

首見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澎湖通判周于仁在《澎湖志略》中的敘述,當時在媽宮街水師協營(即澎湖防衛司令部前身)附近有所謂四大古廟,分別是:澎湖天后宮、澎湖水仙宮(臺廈郊會館)、紅木埕武聖廟與東甲北極殿。

闔澎公廟

闔澎公廟泛指祭祀圈涵蓋全澎湖群島境內的村民,普遍定義下的闔澎公廟多建於清代,具備官祀性質,其中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與澎湖觀音亭由於香火興旺,遂有「闔澎三大古廟」之稱。

現存闔澎公廟共計11間,分別是: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澎湖觀音亭、紅木埕武聖廟、澎湖三官殿、澎湖水仙宮(臺廈郊會館)、祠壇、澎湖福德祠、施公祠、陰陽堂、文澳城隍廟。

三甲七保

清領時期以後,專指以澎湖媽宮社為中心,包含周遭聚落代表的十間宮廟。分別是闔澎三大公廟:澎湖天后宮、媽宮城隍廟、澎湖觀音亭,媽宮社三大甲頭廟(角頭廟):東甲北極殿、南甲海靈殿和北甲北辰宮,郊區火燒坪社的靈光殿(今光榮里)、後窟潭社的威靈殿(今重光里)與西衛社的宸威殿(今西衛里),外加紅木埕武聖廟。

角頭廟

清代至日治時期初期,地方行政區採堡里鄉澳制度設置,澎湖縣的聚落以社為分布單位,馬公市被劃分有三個澳,分別為東西澳(含媽宮街與文澳地區)、嵵裡澳與林投澳,其中林投澳除了今興仁里與烏崁里外,泰半的區域被劃入今湖西鄉。

所謂的角頭廟(又稱甲頭廟)泛指一個社區或聚落的公廟,馬公市的角頭廟遂以清代「澳」和「社」作劃分:

祭祀圈與各里

自民國98年(2009年),馬公市轄下總計劃分33個里,祭祀圈仍是以清領時期澳社制度劃分為主,茲對照如下:

以主祀神祇劃分

觀音信仰

主祀觀音菩薩的佛寺長期有來有佛道揉合的傾向,從建築內部和祭祀習慣可略為簡單與正信佛教劃分:

民間觀音

馬公市內屬性偏屬佛道混雜的觀音寺,有澎湖觀音亭、大關口觀音寺、虎井觀音廟等,澄源堂雖亦主祀觀音,但其係屬齋教先天道系統。

以信仰系統劃分

王爺孤魂系統

澎湖如同台灣本島,孤魂與王爺信仰非常興盛,信仰起源也頗為相似,常見迎請王爺奉祀,抑或鎮壓避邪、送迎王船等習俗。

班兵會館系統

昔清代班兵緣以同鄉設立的澎湖七所會館;閩安館與海山館今已不存、南澳館僅剩斷垣殘壁、烽火館尚存乾隆30年(1765年)立的〈重建烽火館碑記〉(位於今馬公市民族路租車行巷弄中)與光緒16年(1891年)立的〈烽火館充香費碑〉、海壇館館址不存,其伙房被改建為施公祠(祠內保留殉職海壇標兵的牌位),媽祖館與銅山館合併。

鸞堂系統

「鸞堂」又稱「善堂」,主祀文衡帝君(關公)。清領時期由澎湖媽宮鄉紳組成鸞堂組織,澎湖地區常見各地宮廟除了祀奉主神之外,廟中亦同時附設鸞堂,併祀鸞堂主神文衡帝君。

齋教系統

「齋教」一詞源自日治時期,乃台灣民間信仰「龍華派」、「金幢派」與「先天道」三大教派的統稱,皆在清領時期傳入台灣本島;但澎湖地區的齋教信仰係由金門在光緒年間引進,而非由台灣本島轉入,代表齋堂(菜堂)有澄源堂和坤儀堂,主祀觀世音菩薩。

正信佛教

觀世音菩薩雖是佛教神祇,但深入民間信仰已久,廟宇常見佛道雜合的傾向,又可劃出分民間佛教系統的廟寺以及正信佛教的佛剎。

相關條目

  • 闔澎公廟
  • 馬公市廟宇淵源列表
  • 湖西鄉寺廟列表

注釋

參考資料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澎湖縣馬公市寺廟列表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gh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