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1954年长江洪水


1954年长江洪水


1954年长江洪水指1954年6月至9月之间的江淮水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之一。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湘、鄂、赣、皖、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农田受淹4755万亩,受災人口1888万人,死亡3.3万人,京广铁路近100天不能通车。此次水灾水量、水位均大于1931年江淮水災,是“近百年来罕有的特大洪水”,尤以湖北省受洪水的影响严重。

水情

当年因大气环流异常,雨带长期徘徊在江淮地区,梅雨期延长一个月。6、7月份,共发生9次大范围暴雨。4月至7月间,长江中下游地区降雨量为常年同期的两倍多,超过常年近一年的量。7月中下旬,雨带向前长江上游的四川推进,加重中下游的灾情。

7月初,荆江大堤全线即进入抗洪紧张阶段。7、8月份洪水总量为2448亿立方米,各主要控制站高出警戒水位时间为49至135天,相当于100年至200年一遇洪水。湖北境内的宜昌站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6.68万立方米,武汉关最大洪峰流量为每秒7.61万立方米。8月18日,武汉关出现历史最高水位29.73米。当时守卫武汉的江汉大堤出现险情21523起,平均不到10分钟一起。政府为武汉防汛工作投入了巨量的人力、物力。

由于洪水量巨大,已超过荆江分洪工程的承受能力(54亿立方米)。在7月22日、29日、8月22日先后三次开启荆江分洪闸后,中央和地方政府为确保荆江大堤和武汉的安全,又采取了一系列分洪、蓄洪措施,总分洪水量为122.56亿立方米。

各地灾情

湖北

程美東《透视当代中国重大突发事件》載「湖北省受洪水的影响尤其严重。长江流域3,000万灾民,湖北省就占了三分之一。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全省因灾死31,762人,死耕畜16,056头,倒塌房屋2,205,135间,浸湿和冲走粮食6,935,743斤。国营商业财产损失2,134,062万元,合作部门损失达1,465,468万元。9所中等学校房屋全部倒塌;14所部分倒塌。小学校舍遭毁的占灾区原有校舍总数的50%以上,仅倒塌者即有19,321间。农田水利设施也受到极大破坏,大中型水库、剅闸及附属建筑物冲毁98处,小型塘堰、沟渠冲毁138,021处,290余万亩农田丧失了灌溉和排水能力。」

「武汉市内地势较低处渍水成灾,150万人口中,就有灾民376,313人,死亡30人,伤42人,4,388栋楼房倒塌;黄冈地区受灾人口2,252,334人,受灾田亩3,627,282亩,死伤3,126人,倒塌房屋752,268间;孝感地区受灾人口2,237,628人,受灾田亩4,299,935亩,死伤1,780人,倒塌房屋650,902间;荆州地区受灾人口3,873,355人,受灾田亩11,700,284亩,死伤25,586人,倒塌房屋641,525间;其他受灾区也是房倒屋塌,人畜伤亡。截至1954年8月19日止,据49个县、2个市、1个省属农场的统计:全省受灾田地占总田亩数的35%以上;受灾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以上。损失非常严重。由于武昌、汉口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100天未能正常通车。」

毛泽东紀念

1954年,毛泽东题字庆贺武汉战胜洪水。1969年兴建武汉防汛纪念碑纪念此次洪水期间的防汛工作。

同时期其他流域洪水

淮河流域洪水,淮北大堤失守,堤防溃决,淮北平原大片被淹,农田成灾面积达408.2万公顷,安徽、江苏死亡1930人。海河流域内涝,农田受涝面积292.7万公顷。黄河中下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渭、汾河,辽河流域以及浙、粤、桂等省洪水。

相關條目

  • 中国水灾史
  • 江淮水災
  • 1969年长江洪水
  • 1998年中国水灾
  • 2016年中国南方水灾
  •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注释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1954年长江洪水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