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小荆山遗址


小荆山遗址


小荆山遗址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7500年,是以新石器时代早期后李文化为主的遗址,兼有北辛文化晚期至大汶口文化早期、龙山文化、东周至汉代及宋元时期的遗存。因南临长白山余脉小荆山,故将其命名为“小荆山遗址”。

小荆山遗址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掘

1988年,现小荆山遗址附近建起了几座窑厂取土烧砖,1991年10月,章丘市博物馆调查时发现了这一遗址,在窑厂取土场发现了大量陶片、石磨棒、石磨盘以及位于遗址中心部位和南部房基、墓葬、灰坑的遗迹。同年10月,济南市文物处到现场进行了调查,确认该遗址含有与后李、西河等早期文化遗存相类似的因素,具有保护和研究价值,遂对该遗址进行发掘。

1993年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

文化遗物

器具

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骨、蚌、陶器。陶器以夹砂红褐陶和红陶为主,灰陶和灰褐陶占一定比例,均手制,陶器烧成火候较低。器形有釜、罐、钵、形器、盆、壶、碗、盘和杯等。石器数量较多,器形有斧、凿、支脚、磨盘、磨棒、研磨器等,斧、凿加工甚精和支脚数量奇多是其显著特色。石支脚数量较多,系利用天然石块或精工凿琢,或稍加打击而成,支脚的表面部分被烧烤成黑色或红褐色。

房址

居住区里有众多的房子、窑、灰坑等遗迹,房址皆为半地穴式,平面形状以长方形者居多,也有方形和椭圆形者。面积一般在20-30平方米之间。房址的穴壁保存较浅,现存深度多在0.5米左右,穴壁外表平整,有的曾用黄泥涂抹。圆角部分有烧痕,居住面中部有石支架,灶炕2-6个不等,挖出的两座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阶梯式门道,室内周壁有柱洞。门道大多向南,其方位与当今农村房舍大体一致。

墓葬

墓地位于居住区东南30米处,墓坑东西向密集排列有序,形制为南北长方形竖穴,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骨架已全部石化。墓深1.5-1.8米,基本无随葬品,个别手握一蚌壳。墓葬共有22座,分3排排列。墓主年龄大多数在35-55岁之间。有10座墓葬有随葬品,随葬品以蚌壳为主,其中两座女性墓葬,年龄分别在40、20岁左右,一个在头骨额骨中心位置放置一枚磨成圆形的蚌片,枕骨下有一蚌片加工成的头簪,另一个在枕骨下也放一蚌簪。从这批墓葬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无随葬品是一种葬俗。几座女性墓主头部装饰品的发现,说明当时的妇女已有一定的审美观念。

注释

參考文献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小荆山遗址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