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FL Studio


FL Studio


FL Studio (2003年前被称为FruityLoops),是一款由比利时公司Image-Line開發的數位音頻工作站。FL Studio能为图形用户界面提供基于乐段(pattern)的音乐音序器Image-Line为该软件提供终身免费更新服务,这意味着客户在购买一次后即可免费获得该软件将来的所有更新。Image-Line公司同样开发了用于iPod Touch、iPhone、iPad和Android的移动应用程序FL Studio Mobile。FL Studio 是以樂段(pattern)為基礎的編曲軟件,即是使用漸進式編曲機(Step Sequencer)和钢琴軸(Piano Roll) 為其創作的方式,並在編輯播放視窗(Playlist window)下將樂段組合成完整歌曲。此外,FL Studio 可通過自動化控制(automation)來加以編輯,使所作的樂曲與眾不同。

FL Studio还可以使用VST、VSTi等插件,在其他音频工作站程序中用作VST乐器(VST instrument),还能用作ReWire客户端。FL Studio還提供了其他的VST樂器和音频应用程序。

FL Studio已被嘻哈音乐和电子音乐的制作者所使用,例如马丁·盖瑞、艾维奇、ZardonicBoi-1daSeven Lions9th Wonder、 梅特罗·布明、艾伦·沃克, Southside, Mike Will Made It、Musata、DyroMadeon、Slushii, Afrojack, Basshunter, Frasigan和Porter Robinson等。

軟體概述

配置要求

处理器:至少2GHz或以上的双核CPU
运行系统:Windows 8.1、10、11,配备Intel处理器或Apple Silicon的Mac(Windows版本不支持ARM架构)

内存:至少 4 GB
硬盘空间:最少 4 GB的可用空间
声卡:支持DirectSound以及ASIO驱动程序

版本

FL Studio共有5个版本:

  • 试用版 (Trial Edition)
  • 基础版 (Fruity Edition)
  • 进阶版 (Producer Edition)
  • 高级版 (Signature Bundle)
  • 完整版 (All Plugins Edition)
  • 移动版:供iOS以及Android平台使用

特色

  • 可添加至500条音軌,單軌最多可加入8個插件
  • 允許將任一音軌輸出至其他音軌中,並建立虛擬混音鏈
  • 支援ASIO輸入音軌錄音 (用於錄製MIDI, 歌聲等)
  • 每個單獨音軌可加入參數式等化器、調節音量和左右聲道
  • 內建32位元浮點混音(floating point mixing)和最大至 96 kHz 立體聲
  • 若電腦的CPU可以在64符點下工作,結合DirectSoundWDM和ASIO Audio Stream Input/Output錄音卡,可支援聲音輸出和ASIO驅動模式錄製。
  • 支援WAV、MP3、OGG、WavPack、AIFF、REX和视频格式导出

插件

FL Studio附带着各種插件和合成器(軟件合成器)。FL Studio也支持第三方的VST和DirectX外掛程式;支持VST,VST2,VST3,DX和ReWire的兼容性。許多外掛程式也作為獨立的程序獨立運作。

虛擬效果

FL Studio結合了多種聲音效果器,包括常見的合唱效果,動態範圍壓縮,延遲,鑲邊,移相器, 混響,等化器,聲碼,最大化和限制器。

  • Gross Beat:實時的音調和音量操控效果器
  • Hardcore Guitar Effects Suite:面向吉他手設計的外掛程式套件,也可使用於其他樂器上
  • Juice Pack:集合所有FL Studio中使用的VST插件,可在其他宿主軟體使用
  • Fruity Vocoder:實時聲碼效果器
  • Vocodex:語音編碼器.
  • NewTone:音高修正操作的編輯器,可以切片,修正和編輯人聲,器樂以及其他錄音
  • Pitcher:MIDI音高修正器
  • Patcher:旁練效果的免費插件,可以快速上傳新項目
  • ZGameEditor Visualizer:開源的免費可視化效果外掛程式(ZGameEditor)

取樣器

  • DirectWave Sampler:提供樣品記錄,波形編輯和DSP數字信號處理效果
  • SliceX:用於處理和重新編排录音切片

合成器

FL Studio內建超過32種專業虛擬樂器,其中一部分是Demo版本。

  • 3x Osc:具有三個可編程的振荡器,能以较低的内存利用率产生明亮的声音
  • Autogun:一個簡單的合成器,可合成超過40億個音色
  • Boo Bass:單聲道的贝斯模擬器
  • Buzz Generator Adaptor:波表發聲器
  • Drumaxx:打击乐合成
  • DrumSynth Live:打击乐合成
  • DX10FM:FM調頻插件
  • FL Slayer:電吉他模擬器,可製造上百个吉他聲效果
  • Groove Machine:虛擬鼓機效果器
  • Harmless:減法/加法合成器
  • Harmor:加法/減法合成器
  • Morphine:加法合成器/混音器
  • PoiZone:减法合成器
  • Sakura:琴弦效果模拟器
  • Sawer:减法合成器
  • SimSynth Live:内置三个振荡器的类比合成器
  • SynthMaker:图形化合成器
  • Sytrus:一款結合了減法合成器,加法合成器,FM合成器和鈴聲調製等合成器軟件的插件
  • Toxic Biohazard:FM调频器
  • WASP/WASP XT:三振荡合成器

支持

FL Studio擁有廣泛的幫助文件以對軟件使用者提供幫助。已購買的用戶也能在官方線上論壇註冊成為會員,且所有购买了FL Studio的用户均可获得终身免费更新。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 FL Studio 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L Studio 安装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FL Studio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Fl 282直昇機


Fl 282直昇機


Fl 282直昇機是德國人安通.費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為納粹德國海軍研製的艦載直昇機,安通.費拿及其費拿飛機公司(Flettner)原本是研製旋翼機,安通.費拿就是從旋翼機的基礎之上研發出Fl 282所使用的交差反轉式旋翼系統,Fl 282可用於偵察、反潛和運輸等多種用途。

德國人稱呼Fl 282直昇機為「蜂鳥」。

基本資料

  • 乘員:1人
  • 長度:6.65米
  • 高度:2.2米
  • 旋翼直徑:11.96米
  • 空重:760公斤
  • 最大起飛重量:1000公斤
  • 最快速度:150公里/小時
  • 最遠航程:170公里
  • 最高昇限:3300米
  • 發動機:1俱Sh-14型7汽缸風冷式發動機(馬力=160匹)
  • 武裝:無

型號

  • Fl 282V1/7:原型機
  • Fl 282A-1:單座海軍型,作為水面軍艦的艦載機,駕駛艙有外殼保護飛行員
  • Fl 282A-2:原本計劃用於潛艇但後來被取消
  • Fl 282B-1/B-2:陸軍雙座偵察機型,其前方駕駛艙是開放式無外殼,飛行員祇用安全帶綁於座椅上

設計特點

何謂「交差反轉式旋翼直昇機」

凡是直昇機都要解決發動機對機身施加的反向扭力問題,否則坐在機內的機員和乘客會被這股反向扭力所造成的機身打轉而弄至頭昏眼花,這根本無法乘坐,解決方法就是要把這股反轉扭力抵消掉,最常用的方法叫「尾螺旋槳式直昇機」,也就是在機尾加上一個小螺旋槳,再從發動機分一些動力去帶動它轉動,從而產生另一股反向扭力把這股對機身的反向扭力抵消掉。

交差反轉式旋翼又是另一個方法去把這股對機身的反向扭力抵消掉,這是用兩個互相反轉的旋翼,當它們轉動時各自產生的反向扭力會互相抵消對方,這種設計的直昇機,其發動機輸出會全部用於推動整架直昇機而不會浪費一些用於反扭力,其機尾也抵是普通的飛機尾設計而無需長的螺旋槳機尾,適合船艦上狹窄的飛機庫存放。

除了交差反轉式旋翼,另一種被稱為「同軸反轉式螺旋槳直昇機」(主要是蘇聯卡莫夫設計局的Ka系列直昇機)也有這個效果,但交差反轉式的設計比較簡單。

交差反轉式旋翼直昇機的兩個反轉旋翼都是左右並排,為了彼此都不會在轉動時碰撞,它們都會以一個斜角傾斜以盡可能避開對方而且祇會用兩片旋翼。

實戰

Fl 282是一種海軍艦載直昇機,納粹德國海軍為了測試其艦上起降測試,特意在輕巡洋艦科隆號第二號炮塔加上一個4米乘4米的起降平台,1942年開始作艦載起降測試,初期Fl 282在海況不佳之下起飛困難,經過一系列改良才可解決,之後在夜晚也能從艦上昇降,同年10月,Fl 282和Fw 190戰鬥機作模擬空戰,Fl 282借助低空飛行能力令Fw 190攻擊困難,這令納粹德國海軍滿意而下了要生產15架早型試驗型和30架量產型的訂單。

1943年,24架Fl 282已被生產出來,納粹德國海軍把它們用於地中海、北海和波羅的海,作為艦載運輸和反潛直昇機,Fl 282反潛時首先會偵察海面,一旦發現盟軍潛艇就會把發煙器投入潛艇所在的水中去標定其位置,並通知水面軍艦前來反潛,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等北方海域較為困難發現盟軍潛艇,但在南方的地中海,Fl 282的飛行員能看到水下40米深處的盟軍潛艇。

納粹德國陸軍看到海軍使用Fl 282的成功也訂購,陸軍是把Fl 282作為低空偵察機,尤其用來偵察炮兵彈著,為此還在其機身後方加上一個偵察兵的座位。

1945年,柏林戰役期間也有蘇軍戰鬥機和高射炮擊落過Fl 282。

二戰後,美國取得了Fl.282-V15和Fl.282-V23,而蘇聯也取得一架Fl.282,這三架是僅存的實物。

使用國家

  •  德意志國
  •  美国
  •  苏联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參考資料

  • 軍事直升機,Bill Gunston著,羅臻譯,萬里機構出版,ISBN 962-14-0999-3

外部連結

  • Flettner Fl282 Kolibri(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Flettner Fl-282 V23 Kolibri captured by USAA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Fl 282直昇機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FL9型双动力源机车


FL9型双动力源机车


FL9型双动力源机车是美国通用汽车电气动力分部(GM-EMD)为纽约,纽黑文和哈特福德铁路设计制造的一款干线客运用双动力源铁路机车。这款机车是在F9型柴油机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动力源机车,既能够在非电气化线路上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又可以在第三轨供电的电气化铁路上获得直流电源。1956年10月至1960年11月间,通用汽车电气动力分部共生产了60台FL9型机车。纽约,纽黑文和哈特福德铁路于1969年结业后,FL9型机车先后被宾州中央运输公司、联合铁路公司、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大都會北方鐵路等铁路公司继承和使用。

开发背景

纽约,纽黑文和哈特福德铁路(以下简称纽黑文铁路)拥有超过3000公里的铁路,主要经营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铁路运输业务,也是美国最早发展和应用电气化的铁路公司。从伍德朗纽黑文的铁路(今大都會北方鐵路纽黑文线)早于1907年已经完成电气化,采用接触网供电的11千伏25赫兹单相交流电制式,这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电气化铁路干线,而且还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单相交流供电的电气化铁路。尽管如此,由于长期困扰着纽黑文铁路公司的财政问题,直到该公司于1969年合并到宾州中央运输公司之时,将电气化铁路延伸至波士顿的计划仍没有实现。

此外,纽黑文铁路还与紐約中央鐵路拥有关于使用路权的营运协议,纽黑文铁路的列车可以通过纽约中央铁路的线路(今大都會北方鐵路哈莱姆线),直通运行至纽约市曼哈顿的大中央車站。为了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原因,连接大中央车站的公园大道隧道区段早于1907年就完成电气化,供电制式为第三轨供电的660伏特直流电,从此蒸汽机车和柴油机车被禁止进入纽约市中心的地下隧道,电气化区段不久之后还进一步延伸至伍德朗。在双动力源机车出现以前,所有从大中央车站发往波士顿方向的旅客列车,在纽约大中央车站至纽黑文联合车站之间由电力机车牵引,并于纽黑文更换为柴油机车牵引直至目的地。

1950年代中期,为了提高机车运用效率和缩短列车运行时间,纽黑文铁路决定研制一种新型双动力源机车,这种机车既能够在一般线路上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当进入公园大道隧道后又可以从第三轨获得直流电。纽黑文铁路的机械工程部门根据这个概念,与多家机车制造商接洽并开展设计任务,但由于曼哈顿97街至公园大道隧道口的高架桥承重限制,几家机车制造厂提出的方案都因重量超过限制而未被采纳。

后来,通用汽车电气动力分部(以下简称易安迪)提出了一个以F9型柴油机车为基础的建议,改造内容包括延长车体长度以便安置额外的电气装置,同时将一台二轴转向架改成A1A轴式的三轴转向架,而非采用以前标准的Bo-Bo轴式配置,这一方案就能够满足高架桥的重量限制。1956年初,纽黑文铁路向易安迪公司订购了首批30台机车,这种双动力源机车被定型为FL9型机车(意为延长车体的F9型机车)。这批机车于1957年全部完成交付,后来又追加订购了第二批30台机车,并于1960年交付完毕。

技术特点

总体结构

FL9型机车是内燃和电力双动力源的干线客运机车,采用“斗牛犬”式流线型外观的整体承载结构棚式车体,车体长度比F9型柴油机车延长了约8英尺,以容纳额外增加的电气设备和蒸汽锅炉。车内装有一台为旅客列车供暖的维帕-克莱森式蒸汽锅炉,蒸汽发生量为每小时2000磅,水箱容积为1300加仑。机车走行部为特殊的B-A1A轴式,前端转向架是二轴转向架,而后端转向架则是三轴转向架;除了三轴转向架的中间轴之外,其他四根车轴均由各自的牵引电动机驱动。这种轴式配置最初是为FP9型柴油机车设计的,原意是用来增加水箱容量以便牵引长距离旅客列车,虽然实际上从来没有FP9型机车使用这种轴式,却在后来的FL9型机车上被成功应用。

为了腾出第三轨受电靴的安装空间,FL9型机车使用经过改良的布贝格转向架,将原本设置在构架外侧的摇枕钢板弹簧取消,改为使用设置在构架内侧的摇枕螺旋弹簧。而转向架其他部分则与普通的布贝格转向架无大差异,车轴轴箱采用导框式定位结构,一系悬挂为轴箱顶端两个并联的螺旋弹簧组。牵引力和制动力通过中心销来传递。基础制动装置为双侧闸瓦制动,每个轮对左右各设有一个制动缸,另外还设有闸瓦间隙调整器。FL9型机车采用西屋空气制动公司(WABCO)的24RL型非自动保压式制动机。

动力装置

FL9型机车的动力装置是一台16气缸的易安迪567系列二冲程柴油机,气缸直径为8.5英寸(216毫米),活塞行程为10英寸(254毫米),单缸排量为567立方英寸(9.29升),额定转速为每分钟835转,采用罗茨式鼓风机作为机械增压器。首批30台机车装用16-567C型柴油机,额定功率为1,750马力(1,306千瓦),并与D12D型牵引发电机配套使用;而后来追加订购的第二批30台机车,则装用经过强化的16-567D1型柴油机,额定功率为1,800马力(1,343千瓦),并与D22A型牵引发电机配套使用。柴油机直接与直流牵引发电机相连接,另外还驱动一台交流辅助发电机,用来为冷却风扇电动机和牵引电动机通风机供电。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采用直—直流电传动装置,柴油机直接驱动一台直流牵引发电机,发出的直流电供给四台D37B型直流牵引电动机。当以柴油机作为动力源时,司机控制器手柄的八个级位分别对应着八个柴油机转速档位。为了充分利用牵引发电机发出的功率,并使牵引电流、电压自动保持在规定的限值内,在加速过程中牵引电动机自动进行四种方式的串—并联换接,当机车起动和加速时牵引电动机以“两串两并”方式连接(Series-Parallel),当达到一定速度后在牵引电动机回路接入分流电阻进行磁场削弱(Series-Parallel Shunt),随着速度继续提高又改为以全并联方式连接(Parallel)来继续加速,当达到牵引电动机额定电压之后再次接入分流电阻进行磁场削弱(Parallel Shunt),以此扩大恒功率调速范围并使机车达到最高速度。这种控制方式当时被广泛应用于易安迪公司的柴油机车。

当机车在电气化铁路上由第三轨供电时,仍由同一个司机控制器对机车实行操纵。由于受流电压和牵引电动机的额定电压相若,因此只需使用串—并联换接和电阻调压来作为调速手段。司机控制器的第一个级位使牵引电动机以“两串两并”方式连接,并和所有电阻器串联连接;第二至第五级位顺序减少串联连接的电阻器,逐步提高向牵引电动机供给的电压;第六级位使牵引电动机转换到全并联连接,并和另外一系列电阻器连接;第七和第八级位是接入分流电阻进行二级磁场削弱。FL9型机车总共有28个调压级,从而获得相对平滑的调速性能。

现代化改造

改造背景

FL9型机车自投入运用以来经历了多次大修,虽然从1980年代起铁路公司开始考虑采购新型机车来取代FL9型机车,但由于需求量太少的原因,新机车的招标总是得不到回应,因而唯一的办法是对FL9型机车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大修,以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1985年起,为了配合具备电气供暖的海岸快车型铁路客车投入运用,大都会北方铁路对部分FL9型机车进行了相应改造,加装为列车供电的辅助柴油发电机,为旅客列车的空调、照明、蓄电池充电等用电负载供应480伏特60赫兹三相交流电。

1986年,铁路公司决定选取十台FL9型机车进行全面的现代化改造,其中包括大都会北方铁路的七台机车(2040~2046)和长岛铁路的3台机车(300~302),改造内容包括采用全新的涡轮增压柴油机、三相交流传动系统、微机控制系统、电阻制动和再生制动系统、空气制动系统、重新设计的司机室等部分,完成改造后的机车被改称为FL9AC型机车。经过改造后的机车几乎是全新制造的机车,从原车上得以保留下来的主要部件只有车体钢结构和转向架构架。经过一连串的公开招标过程后,最终选择了ABB公司(即后来的Adtranz)作为工程承包商。为了便于对交流传动技术进行分析和模拟,ABB公司还在德国曼海姆建立了牵引系统试验平台。改造工程原本计划在北卡罗来纳州的共和机车制造厂进行,但该工厂结业后改造工程被转移至纽约州埃爾邁拉市的ABB工厂继续进行。

改造内容

铁路公司选择了易安迪公司的12-710G3型柴油机作为FL9AC型机车的动力装置,这是一款12气缸、二冲程、废气涡轮增压的V型中速柴油机,气缸直径为9-1⁄16英寸(230.2毫米),活塞行程为11英寸(279.4毫米),额定功率为3,150马力(2,350千瓦),单缸排量为710立方英寸(11.63升),额定转速为每分钟900转。选择该型柴油机的主要因素是在提高功率的同时亦可以缩小尺寸和减轻重量,使其能够适配于新的电气装置和满足空气滤清系统的要求,而且继续使用易安迪柴油机也有利于维护检修、人员培训和配件提供。

FL9AC型机车是继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的202号机车(F40PHAC型柴油机车)之后,美国第二款采用ABB牵引系统的交流传动柴油机车。主传动系统主要由牵引发电机、整流装置、升压斩波器、制动斩波器、牵引逆变器、牵引电动机、微机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FL9AC型机车装用一台易安迪AR7YBC型三相交流同步牵引发电机,是在易安迪AR10型牵引发电机的基础上改良而成。柴油机通过弹性联轴器直接驱动牵引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整流装置转换成直流电后,再由两台VVVF牵引逆变器转换成频率、电压可调节的三相交流电,每台逆变器各自向每个转向架上的两台牵引电动机供电。当机车在电气化铁路从第三轨获取的660伏特直流电时,首先经过在第二象限工作的升压斩波器,将电压提高至1400伏特的中间直流电压后再输入逆变器。

FL9AC型机车上的升压斩波器、制动斩波器、牵引逆变器均采用相同的GTO功率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是由反并联方式连接的可关断晶闸管和二极管元件组成,功率模块采用防火性能较好的氟利昂蒸发冷却。四台牵引电动机采用由ABB公司提供的鼠笼式异步牵引电动机,控制策略采用ABB公司开发的直接轉矩控制(DTC),绕组使用卡普顿、玻璃纤维、硅树脂真空压力浸渍进行绝缘处理,牵引电动机的电枢轴端装有空转传感器。机车上还装有一台CVCF逆变器作为列车供电装置,它能够为列车提供最大700千瓦容量的480伏特60赫兹三相交流电。FL9AC型机车使用MICAS-S微机控制系统,系统分为机车控制级和传动控制级两个层次,各个层级和模块通过总线交换信息,系统具有牵引控制、制动控制、防空转保护、故障诊断和显示等功能。

运用历史

FL9型双动力源机车于1957年开始投入服务,最初主要担当纽约至波士顿、斯普林菲尔德的直通旅客列车的牵引任务,包括纽黑文铁路的优等旅客列车“商旅特快号”(Merchants Limited),这趟列车往返于纽约大中央车站和波士顿南站,运行里程全长229.5英里(369.3公里),单程旅行时间约4小时15分钟。后来,FL9型机车的运行区段不仅延伸到普罗维登斯甚至鳕鱼角,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丹伯里、皮茨菲尔德、伯克希尔等地均可见到其踪影。FL9型双动力源机车的灵活性和广泛运用,使纽黑文铁路公司得以在1961年拆除了纽黑文线南诺沃克丹伯里间的电气化铁路架空接触网,另外亦促使纽黑文铁路淘汰了所有在1955年以前投入运用的旧型电力机车,只保留了部分EP5型E33型交流电力机车继续使用。

1969年,纽黑文铁路公司被宾州中央运输公司(由原賓夕法尼亞鐵路和纽约中央铁路合并而成)兼并,纽黑文铁路的所有资产包括FL9型机车均被宾州中央公司继承,部分机车被接收后披上了宾州中央公司的新涂装,但也有一些机车仍然保留纽黑文铁路公司的旧涂装。纽黑文铁路公司被整体兼并后,宾州中央运输公司的经营状态更是雪上加霜,最终在1970年6月正式宣布破产。在宾州中央运输公司的清盘过程中,原本由其经营的通勤客运业务改由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TA)和马萨诸塞湾交通局(MBTA)继续拨款来维持营运。

美国铁路协会的介入之下,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于1973年签署了《地区铁路重组法案》(Regional Rail Reorganization Act),并于1976年由美国联邦政府注资成立了联合铁路公司(Conrail),对宣布或濒临破产的铁路公司进行重组。联合铁路公司开始营业后接收了原属宾州中央运输公司的FL9型机车,其中12台机车在不久之后被转售予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Amtrak)。1983年,联合铁路公司将通勤铁路客运业务移交给各州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为此,纽约州政府下辖的紐約大都會運輸署于同年成立了大都會北方鐵路,作为一家经营纽约州通勤铁路服务的公营机构,这些属于大都會北方鐵路的FL9型机车都采用了新涂装。其中10台机车后来经过翻新后又被转售予康涅狄格州运输部,这批机车均采用原始的纽黑文铁路涂装。

1980年代末,长岛铁路计划开行由杰斐逊港经纽约市至奥尔巴尼的直通旅客列车,由于列车会进入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地底的宾夕法尼亚车站,长岛铁路考虑到进行全线电气化改造的成本高昂,因此决定使用双动力源机车作为牵引动力,以利用宾夕法尼亚车站的第三轨供电电气化铁路。1989年,长岛铁路向大都會北方鐵路购置了三台FL9型机车,并且连同大都會北方鐵路的七台机车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同时,长岛铁路还向日本的東急車輛製造订购了10辆C1型双层客车,这批客车于1991年7月抵达美国并开始试运行;由于当时改造后的FL9AC型机车尚未来得及完成试验,在试运行初期曾经一度使用E8型和GP38-2型柴油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直到FL9AC型机车于1992年开始投入试运行为止。然而,C1型双层客车因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而未曾实际投入营运,长岛铁路的FL9AC型机车也因此归还给大都會北方鐵路。

1995年起,随着大都會北方鐵路和美国国家铁路客运公司引入了新一代的P32AC-DM型双动力源机车,使用寿命将近50年的FL9型机车开始逐步被淘汰。2005年10月23日,大都會北方鐵路、康涅狄格州运输部、豪萨托尼铁路合作举办了一次FL9型机车的告别运转活动。2009年,大都會北方鐵路的FL9型机车全部停运报废。不少FL9型机车在退役后都进入博物馆保存或者转让予地方铁路使用,例如部分从美铁退役的FL9型机车被莫里斯敦和伊利铁路购入及用来牵引旅游列车,还有两台机车被缅因州东方铁路购入,用来牵引布伦瑞克至罗克兰的短途旅客列车。

参见

  • 易安迪E系列
  • 易安迪F系列
  • F9型柴油机车
  • FP9型柴油机车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参考书目

  • Lamb, J. Parker. Evolution of the American Diesel Locomotive. Railroads Past and Present. Bloomington, IN, US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9780253348630. 
  • Marre, Louis A. Diesel Locomotives: The First 50 Years: A Guide to Diesels Built Before 1972. Railroad Reference Series (Book 10). Waukesha, WI, USA: Kalmbach Publishing. 1995. ISBN 0890242585. 
  • Pinkepank, Jerry A. The Second Diesel Spotter's Guide. Milwaukee, WI: Kalmbach Publishing Company. 1973. ISBN 0-89024-026-4. 
  • Schafer, Mike. Vintage Diesel Locomotives. Enthusiast Color Series. Osceola, WI, USA: MBI Publishing. 1998. ISBN 0760305072. 
  • Solomon, Brian. The American Diesel Locomotive. Osceola, WI, USA: MBI Publishing. 2000. ISBN 0760306664. 
  • Solomon, Brian. EMD Locomotives. St. Paul, MN, USA: Voyageur Press. 2006. ISBN 9780760323960. 
  • Solomon, Brian. Electro-Motive E-Units and F-Units: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North America's Favorite Locomotives. Minneapolis, MN, USA: Voyageur Press. 2011. ISBN 9780760340073. 
  • Solomon, Brian. North American Locomotives: A Railroad-by-Railroad Photohistory. Minneapolis, MN, USA: Voyageur Press. 2012. ISBN 9780760343708. 
  • Solomon, Brian. Vintage Diesel Power. Minneapolis, MN, USA: MBI Publishing. 2010. ISBN 9780760337950. 
  • Wilson, Jeff. E Units: Electro-Motive's Classic Streamliners. Classic Trains / Golden Years of Railroading series. Waukesha, WI, USA: Kalmbach Publishing. 2002. ISBN 0890246068. 

参考文献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FL9型双动力源机车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鈇的同位素


鈇的同位素


没有稳定的同位素。

圖表


同位素與核特性

核合成

能產生Z=114复核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下表列出各種可用以產生114號元素的目標、發射體組合。

冷聚變

208Pb(76Ge,xn)284−xFl

第一次以冷聚變合成鈇的實驗於2003年法國國家大型重離子加速器(GANIL)進行,產量限制為1.2 pb時並沒有合成任何原子。

熱聚變

244Pu(48Ca,xn)292−xFl (x=3,4,5)

杜布納的一個團隊於1998年11月首次嘗試合成鈇。他們探測到一個源自289Fl的長衰變鏈。在1999年重複進行的實驗再次合成了兩個鈇原子,這次則是288Fl。團隊在2002年進一步研究了這項反應。在測量3n、4n和5n中子蒸發激發函數時,他們探測到3個289Fl原子、12個288Fl原子及1個新同位素287Fl原子。根據這些結果,第一個被探測到的原子是290Fl或289mFl,而接著的兩個原子是289Fl。2007年4月利用285Cn來研究鎶的化學特性時,科學家再次進行這條反應。瑞士保羅謝勒研究所和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直接探測到兩個288Fl原子,這為對鈇的首次化學研究打下基礎。

2008年6月,科學家再用該反應來產生289Fl同位素,以研究鈇的化學特性。這次發現了一個鈇原子,這得以確認它的屬性類似於惰性氣體。

2009年5月至7月,德國重離子研究所第一次研究了這個反應,再進一步嘗試合成Ts。團隊成功確認了288Fl和289Fl的合成與衰變數據,合成的原子中,前者有9個,而後者有4個。

242Pu(48Ca,xn)290−x114 (x=2,3,4,5)

杜布納的團隊首先在1999年3月至4月研究了這項反應,並探測到兩個287Fl原子。由於有關283Cn的數據有衝突,所以科學家在2003年9月重複進行了該實驗,以確認287Fl和283Cn的衰變數據(詳見鎶)。他們通過測量2n、3n和4n激發函數得到了288Fl、287Fl和新同位素286Fl的衰變數據。

2006年4月,保羅謝勒研究所和Flerov核反應實驗室的合作計劃曾使用過這項反應來產生283Cn,以研究鎶的屬性。在2007年4月進行的一項確認實驗中,團隊直接探測到287Fl,並能夠取得有關鈇原子化學特性的最初數據。

2009年1月,伯克利的團隊使用伯克利充氣分離器(BGS)和新得到的242Pu樣本繼續進行研究,通過以上反應嘗試合成鈇。2009年9月,他們公佈成功探測到2個鈇原子,分別為287Fl和286Fl,證實了Flerov核反應實驗室取得的衰變數據,但是所測量的截面更低。

2009年4月,瑞士和俄羅斯的合作研究計劃再次使用以上反應進行了對鈇化學屬性的研究,其中探測到一個283Cn原子。

2010年12月,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團隊公佈發現了285Fl原子,並觀測到5個衰變產物的新同位素。

作為衰變產物

科學家也曾在鉝和鿫的衰變鏈中觀測到鈇的同位素。

撤回的同位素

285Fl

在1999年發現293Og的報告中,285Fl是以11.35 MeV能量進行α衰變的,半衰期為0.58 ms。發現者於2001年撤回了這項發現。這個同位素最後是在2010年被合成的,其衰變屬性和1999年報告中的不符,意味著撤回的數據是錯誤的。

同位素發現時序

原子序為114复核的裂變

2000年至2004年期間Flerov核反應實驗室進行了幾項研究292Fl複核衰變屬性的實驗。他們所使用的核反應為244Pu+48Ca。結果顯示,這些複核進行裂變時主要發射完整軌域原子核,如82
132
Sn。另一項發現是,使用48Ca和58Fe作為發射體的聚變裂變路徑相似,這表示未來在合成超重元素時有可能使用58Fe發射體。

核異構體

289Fl

第一次合成的鈇同位素為289Fl,它以9.71 MeV的能量進行α衰變,時長為30秒。之後的直接合成實驗中並未被觀測到這種現象。然而,在一次293Lv的合成實驗中,所測得的衰變鏈釋放了9.63 MeV能量的α粒子,時長為2.7秒。之後其他的衰變都與289Fl的相似。這很明確地表明,這些衰變活動都是來自於同核異構體的。近期實驗中並未出現類似的活動,表示這種同核異構體的產量約為基態的20%,而第一個實驗觀測到的現象只是巧合。要解釋這個問題,必須進行更多的研究。

287Fl

使用242Pu作為目標的初次實驗中,所觀測到的287Fl同位素進行衰變時放射能量為10.29 MeV的α粒子,時常為5.5秒。其衰變產物再進行自發裂變,時常符合先前合成的283Cn。後來科學家再沒有觀測到同樣的衰變活動(詳見鎶)。不過,兩者的相關性表示實驗結果是非隨機的,而合成方式是不會影響同核異構體的生成的。這些問題要經過更多研究才能解決。

同位素產量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鈇的聚變核反應的截面和激發能量。粗體數據代表從激發函數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觀測到的出口通道。

冷聚變

熱聚變

理論計算

蒸發殘留物截面

下表列出各種目標-發射體組合,並給出最高的預計產量。

MD = 多面;DNS = 雙核系統; σ = 截面

衰變特性

對Fl不同同位素半衰期的理論估算與實驗結果相符。沒有裂變的同位素298Fl的α衰變半衰期預計有17天。

尋找穩定島:298Fl

根據宏觀—微觀理論,原子序114是下一個幻數。這意味著,該原子核呈球體狀,而其基態將會有高和寬的裂變位壘,因此自發裂變部分的半衰期會很長。

當原子序為114時,宏觀—微觀理論表示下一個中子幻數為184,因此298Fl原子核很有可能會是繼208Pb(原子序82、中子數126)之後下一個滿足雙重幻數的原子核。298Fl位於理論預計的“穩定島”的中央。然而,其他運用相對論平均場理論的計算顯示,原子序120、122和126才是幻數。有一種可能性是,穩定性並不在單一數字上飆升,而是在原子序從114到126時都是較高的。

由於偶核效應,297鏌的軌域修正能量最低,因此裂變位壘最高。由於較高的裂變位壘,任何在這穩定島上的原子核都只會進行α衰變,所以半衰期最長的原子核將會是298Fl。半衰期預計很難超過10分鐘,除非中子數為184的中子軌域實際比理論上預計的更穩定。另外,由於有奇數中子,297Fl的半衰期可能會更长。

参考文獻

  • Isotope masses from Ame2003 Atomic Mass Evaluation by G. Audi, A.H. Wapstra, C. Thibault, J. Blachot and O. Bersillon in Nuclear Physics A729 (2003).
  • Half-life, spin, and isomer data selected from these sources. Editing notes on this article's talk page.
    • Audi, Bersillon, Blachot, Wapstra. The Nubase2003 evaluation of nuclear and decay properti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Nuc. Phys. A 729, pp. 3-128 (2003).
    • National Nuclear Data Center,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the NuDat 2.1 databa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Sept. 2005).
    • David R. Lide (ed.), Norman E. Holden in 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85th Edition, online version. CRC Press. Boca Raton, Florida (2005). Section 11, Table of the Isotopes.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鈇的同位素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巨蛇座FL


巨蛇座FL


巨蛇座FL,又名BD+19 2935HD 134943SAO 101429HR 5654,是巨蛇座的一颗恒星,视星等为5.89,位于銀經26.32,銀緯56.76,其B1900.0坐标为赤經15h 7m 31.2s,赤緯+19° 56.76′ 8″。

参考文献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巨蛇座FL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