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禅宗


禅宗


禪宗為大乘佛教流傳於東亞的一支佛教宗派,由南天竺禪師菩提達摩(一作達磨)傳至中國。禪宗原本是指以「坐禪」為中心的修行集團,後來專指達摩一系的禪修集團。達摩的禪宗經牛頭法融、黃梅弘忍的發展,大成於六祖曹溪惠能,成為一支具有獨特精神意趣的宗派,又稱達摩宗佛心宗。宋朝以後,禪宗以自家為「宗門」,餘宗稱「教門」。宗門一詞出自禪林,據《楞伽經》所說「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自稱為「宗門」。

在中國歷史,禪宗發展可分成四個時期,由菩提達摩至中國開始,至惠能大宏禪宗為止,此為禪宗的開始,可稱為早期禪宗。由六祖惠能門下,洪州、石頭二宗,發展為五宗七派(臨濟宗黃龍派和楊岐派、法眼宗、曹洞宗、雲門宗、溈仰宗),此為禪宗的發展期,時間約當晚唐至南宋初。自南宋初年臨濟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話頭禪」,曹洞宗宏智正覺倡導「默照禪」,至於明朝中晚期,此為禪宗的成熟期,又可稱為中期禪宗。至於明朝中葉淨土宗興起,此時佛教的特色為禪淨合一,與儒、釋、道三教合一,禪淨合一的影響,使得當時的僧人唯以參話頭、念彌陀為主,禪宗逐漸失去創新的生命力,為禪宗的衰落期,又稱為晚期禪宗,始於晚明至清朝結束為止。清末民初之際,有鑑於佛教的衰微,虛雲大師起而中興禪宗,為近代禪宗中興之祖。

禪宗最盛行的流播地區主要為中國江南以南,集中於兩湖、兩江、廣東、福建一帶。禪宗在中國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甚广,至今仍延绵不绝,在中國哲学思想及艺术思想上有着重要的影响。自唐代创立後流传于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地區,至今不衰,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鈴木大拙至美國弘法,禪宗在歐美頗受歡迎,因而將禪宗的影響力推至世界各地。禪宗祖庭為嵩山少林寺、黃梅東山寺、曹溪南華寺。

歷史與譜系

宗寶本《六祖法寶壇經》所記禪宗祖師(南宗譜系):菩提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

杜朏《傳法寶紀》所記禪宗祖師(北宗譜系):菩提達摩,惠可,僧璨,道信,弘忍,法如、神秀。

李華《故左溪大師碑》所記禪宗源流:

  • 菩提達摩禪師,傳楞伽法。八世至東京聖善寺弘正禪師,今北宗是也。
  • 又達摩六世至大通禪師,大通又授大智禪師,降及長安山北寺融禪師,蓋北宗之一源也。
  • 又達摩五世至璨禪師(應作「忍禪師」),璨(應為「忍」)又授能禪師,今南宗是也。
  • 又達摩四世至信禪師,信又授融禪師,住牛頭山,今徑山禪師承其後也。

現存禪宗最早的西天法統說紀錄,出自689年的《唐中嶽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文中引〈廬山出修行方便禪經統序〉云佛陀傳法阿難,阿難傳末田地,末田地傳舍那婆斯。行狀又稱菩提達摩紹隆此宗,入魏傳授其法。

譜系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禅宗 by Wikipedia (Histor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