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


李-恩菲爾德步槍(英語:Lee-Enfield)是1895年至1956年英軍的制式手動步槍,有大量衍生型,亦是英聯邦國家的制式裝備,包括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及印度。

李-恩菲爾德步槍發射.303英式口徑彈藥,取代英軍早期的馬提尼-亨利步槍、馬提尼-恩菲爾德步槍李-梅特福德步槍,其後在1956年被L1A1 SLR取代,但部份英聯邦國家中仍有裝備,李-恩菲爾德步槍共生產逾1千7百萬把。

歷史及設計

1888年英国军队采用發射药为黑火藥.303口径李-梅特福弹匣式步枪(Magazine Lee-Metford),简称MLM步枪。李-恩菲爾德步槍衍生自.303口径枪弹的Lee-Metford改进型,.303口径枪弹改成无烟发射药后,由恩菲尔德兵工厂改进枪管膛线,1895年命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步枪(Magazine Lee-Enfield),简称MLE步枪。为与后来的“短”步枪(SMLE)区别,MLM步枪和MLE步枪(枪管长30英寸,全长约1257mm)统称为“李氏长步枪”(Long Lees)。此外,还有供骑兵用的卡宾枪(全长约1013mm)。布尔战争之后,在李氏长步枪的基础上改进,首创“短步枪”的概念,名为“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简称SMLE,在1903年投产。直到现代,仍有SMLE步枪在民用市场用于狩猎和打靶,或作为纪念品被收藏。

李-恩菲爾德步槍的特點在於採用由詹姆斯·帕裡斯·李(James Paris Lee)發明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和盒形可卸式弹匣(此后,英军的多种恩菲尔德手动步枪均是这个系统的改进),後端閉鎖的旋轉後拉式槍機,裝填子彈速度比較快;安裝固定式盒型雙排容量10发彈匣裝彈(弹匣虽可拆卸,只是为维护或损坏更换方便,在使用中彈匣不拆卸,子彈通過機匣頂部抛壳口(装弹口)填裝),提高了持續火力,是實戰中射速最快的旋轉後拉式槍機步槍之一,而且具有可靠、槍機行程短、操作方便的優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中,它迅猛的火力給它的敵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曾有一个排英军士兵用其射击时,火力密度让对面的德军以为受到机枪压制。當時的恩菲爾德兵工廠甚至曾生產可裝20發子彈的弧形固定彈匣用於塹壕戰。

各型號服役時間表

MLE Mk I

MLE Mk I步枪改进自使用黑火药发射药枪弹的MLM步枪,1895年11月推出。.303枪弹发射药由黑火药换成无烟发射药,对枪管烧蚀较大,弹道性能也发生变化,由恩菲尔德兵工厂改进的MLE Mk I步枪改变了枪管膛线和瞄准具。部分MLM步枪直接更换枪管转换成成MLE步枪。MLE Mk I步枪枪弹通过机匣顶部的抛壳口(装弹口)装填,配有称为“弹匣隔断器”(Magazine Cutoff)的装置从机匣右侧插入阻隔从弹匣供弹,每射完一发子弹后需另外装填,防止士兵在较远的距离拼命开枪可起节约枪弹的作用,需要快速射击时再把隔断器取出改由弹匣供弹。 后来很多MLE步枪改进更换短枪管转换成SMLE标准以降低更换的成本。

SMLE Mk I

1902年12月正式命名为“第1型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hort Magazine Lee-Enfield Mark I,简称SMLE Mk I),SMLE在1903年开始量产,它比原本的MLE(Magazine Lee-Enfield,李-恩菲爾德彈匣式步槍)更短更輕,槍管只有25.2寸(640毫米),亦比原本尺寸更短,總長度缩短至約1138mm,介于標凖型长步枪及卡賓槍型中間。SMLE其中一個明顯的標記是槍托前端比標凖型較為圓鈍,主要原因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前枪托与枪口齐平是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在抛壳口增加导槽以兩個5發彈夾在機匣頂部抛壳口(装弹口)装填弹药,MLE步枪只能一发一发地装填。SMLE亦加入改良自毛瑟步槍的填裝系統(Charger system)。然而大眾對縮短長度有爭議,當時很多槍匠及步槍協會皆認為短槍管無法達到原本MLE的凖確度,後座力會更大及瞄凖基線太短,而當時官方認為這設計較適合騎兵作戰而全面採用。 由李氏长步枪按SMLE标准转换的短步枪命名为“SMLE转换型Mk II”(SMLE Converted Mark II)。

SMLE Mk III

SMLE Mk III在1907年1月26日推出,进一步简化和改进,改用簡化的後照門,護木及彈匣亦有所改良,英軍亦改用當時新型Mk VII高初速.303彈藥。很多早期的MLE及MLM (Magazine Lee Metford)及SMLE Mk I亦更新成Mk III標準,名為Mk IV Cond.。

一戰時期,標準型的SMLE Mk III被認為結構過於複雜難以生產,結果在1915年推出Mk III*,這种简化型主要分別是移除彈匣隔斷器及加入遠距離齊射照門,風偏調整功能亦被取消,拉機抦由平滑圓頭改為帶鋸齒圓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部分工厂恢复生产Mk.III,彈匣隔斷器在一戰結束時又再被重新加入,但直至1942年才完全地棄用。

SMLE Mk III*(在1926年改名為Rifle No.1 Mk III*)亦是二戰中大量生产和廣泛採用的李-恩菲爾德步槍之一,由其是在北非、義大利、太平洋及緬甸戰場的英軍及英聯邦部隊中。而澳大利亞和印度將他們原有及重新生產的SMLE Mk III*用作制式步槍,澳大利亞軍隊一直採用至韓戰,才在1950年代後期才被L1A1 SLR取代(SAF Lithgow在1953年才停產SMLE Mk III*)。

愛爾蘭國民軍在1922年開始裝備SMLE作制式步槍,愛爾蘭共和軍亦有繳獲採用,SMLE是愛爾蘭內戰中雙方的武器,而愛爾蘭共和軍甚至一直採用至1970年代。

Giuseppe Zanotti Luxury Sneakers

P14/M1917

恩菲爾德1914(Pattern 1914或P14,1914年定型)及M1917(United States Rifle, cal .30, Model of 1917,英国人习惯称为P17)从结构上並非李-恩菲爾德步槍系列之一,P14及M1917皆採用类似德國毛瑟系列槍機,而且M1917口徑亦不同,美軍改用的.30-06口徑彈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英国工厂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英军决定在美国委托承包商自1916年为英军生产P14步枪,以补充战争期间步枪需求的空缺。一战结束后,英军撤装P14步枪,一部分给英联邦国家,另一部分封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将重新命名为No.3的P14步枪进行翻修重新服役。

兩次世界大战之間

英国兵工部门在1926年改新的统一命名方式代替较混乱的原本命名原則,原有.303口径SMLE被改名為No.1,同時亦淘汰原裝的MLE、LEC及早期型的SMLE。有很多Mk III及III*被改為.22口徑作訓練步槍,名為No.2。而P14亦改名為No.3。

SMLE的設計包含大量需要鍛造及機器加工的部件,導致生產成本相當高。因此在1920年代,生產商開始試驗性地減小步槍本身的複雜部件,如SMLE Mk V(後來改稱No. 1 Mk V)改用新設計,將原本在槍管尾部的缺口式後照門改為覘孔式並固定在機匣上,覘孔亦有所擴大以改善視場和加快瞄凖速度,護木前端加裝金屬箍來強化上刺刀時的力量及重新裝上彈匣隔斷器。但SMLE Mk V的設計比Mk III更複雜、成本更高,所以恩菲爾德皇家兵工廠最終在1922年至1924年只生產約兩萬把SMLE Mk V。

No. 1 Mk VI亦改用不會與護木接觸的獨立浮動重槍管,減小步槍所需的歸零次數,Mk V固定在機匣上覘孔式的後照門及彈匣隔斷器仍然保留,Mk VI在1930年至1933年共生產1025把。

No. 4

No. 4 Mk I

在1920年代对SMLE改进定型No.1 Mk VI,1931年稍加改进后設計出No.4 Mk I(英文正式名稱為Rifle, No. 4 Mk I),1930年後期,英軍又提出新型步槍的需求,在1939年英军正式采用No.4 Mk I为制式步枪。No. 4 Mk I比以前版本更輕、更堅固且更易於生產,但直至1941年No. 4 Mk I才開始量產。

No. 4與SMLE的設計有所不同,如安装觇孔瞄具,改用重槍管、新設計的刺刀座和釘狀刺刀,外形上与No.1很容易区分,槍管在槍托前端突出,相關修改令總重量有所增加。

二戰時期,廠商一直不斷地簡化No. 4的設計以提高量產數量,如在1942年推出的No. 4 Mk I*,No. 4 Mk I*由北美、加拿大Long Branch及美國Savage-Stevens生產,而No.4 Mk I則由英國本土生產。

No. 4 Mk 2

二戰後,英國生產的No. 4 Mk 2步槍(1944年官方以阿拉伯數字取代羅馬數字作命名)進行修改,將原本懸掛在扳機護環的扳機改為懸掛在機匣底部,及裝有櫸木槍托及黃銅部份,在推出No. 4 Mk 2後,英國又把所有No. 4更新成Mk 2標準,而No. 4 Mk 1則更新成No. 4 Mk I/2,No. 4 Mk I*更新成No. 4 Mk I/3。

愛爾蘭國防軍在二戰後亦有採用No. 4 Mk 2,一直到1960年代早期才被FN FAL取代,而陸軍後備軍則採用至1990年。

No. 5 Mk I(叢林卡賓槍)

No. 5 Mk I(Rifle, No. 5 Mk I),又名叢林卡賓槍(Jungle Carbine),是李-恩菲爾德步槍的縮短型,槍管只有520毫米,木制槍托亦縮短,比4號步槍輕2磅(907克),為克服槍管縮短導致槍口焰過多的問題,在槍口安裝了喇叭形消焰器。1944年經過試驗後正式定型投產,二戰中主要用於東南亞戰場對抗日軍,由於槍管過短,因此作戰時精確度較低,但叢林卡賓槍仍後是主要步槍之一。

澳大利亞採用試驗性叢林卡賓槍名為Rifle, No. 6, Mk I,No. 6 Mk I是以SMLE MK III*作改良,但沒有進入大量生產階段。澳大利亞部隊亦有採用的另一種試驗性李-恩菲爾德卡賓槍,這種「縮短輕量化」版本以SMLE Mk III*修改而成,由SAF Lithgow作小量生產。

美國進口商Santa Fe Arms Corporation在1950年代也將他們买入的李-恩菲爾德步槍(剩餘物資)稱為「叢林卡賓槍」,以吸引民間市場的買家,而其實英国和英聯邦官方從來沒有以叢林卡賓槍作正式稱呼,只是在太平洋和緬甸戰場的部隊非正式地採用這詞來區別SMLE、No. 4和No. 5。

No. 4和No. 5皆有在韓戰中英国和英聯邦部隊中服役,而SMLE Mk III*則服役澳大利亞部隊。

其他李-恩菲爾德步槍改裝型

狙擊步槍

在二戰及韓戰時期,一部份李-恩菲爾德步槍被改為狙擊步槍。

澳大利亞陸軍將1,612把Lithgow生產的SMLE No1 Mk III*改用比賽級重槍管,加上腮托板及一戰時P1918步槍的望遠式瞄準鏡,成為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III*(HT,SMLE No1 Mk III*(HT),HT指重槍管-Heavy Barrel及望遠式瞄準鏡-Telescopic Sight),這种改裝版在二戰、韓戰、馬來亞衝突及1970年代後期的狙擊訓練中皆有採用。

二戰期間,英國在1942年把標凖型No. 4加上木制腮托板及No. 32 3.5倍望遠式瞄準鏡,成為Mk 1,其後在1943年推出Mk 2,1944年又推出Mk 3,。英國著名運動槍械生產商Holland and Holland將以上版本改為No 4 Mk I (T)狙擊步槍,而BSA及加拿大Long Branch兵工廠亦有參與修改,這批狙擊步槍一直沿用至1960年代後,而英軍在1950年代又將No 4 Mk I (T)狙擊步槍的口徑改為北約制式7.62×51毫米,變成L42A1。L42A1一直裝備英軍至1982年才被L96A1取代。

在1970年代除L42A1外,皇家輕武器工廠(RSAF Enfield)亦推出7.62×51 NATO的強制者(Enforcer)系列狙擊步槍供英國警隊使用,現在這批強制者狙擊步槍成為民用市場的珍品。

.22口徑訓練步槍

一戰後,英國將一批SMLE改為.22 LR口徑給軍校生及新兵作射擊訓練步槍用途,名為No. 2步槍Mk IV(Rifle, No. 2 Mk IV),這种改裝版的彈倉只能放一發子彈。二戰後又推出No. 7步槍(Rifle, No. 7)、No. 8步槍(Rifle, No. 8)及No. 9步槍(Rifle, No. 9),這批.22口徑步槍成為英聯邦國家的新兵訓練步槍。

查爾頓自動步槍

有少數的李-恩菲爾德步槍生產及改裝上一种由紐西蘭人Philip Charlton在1941年設計的試驗性自動裝填系統,名為查爾頓自動步槍(Charlton Automatic Rifle),以替代當時長期缺少的布倫輕機槍及路易士機槍。

二戰時期,大多數紐西蘭地面部隊都部署在北非,當日本在1941年加入戰爭時,紐西蘭發現本土的軍隊欠缺輕機槍來防衛日軍入侵,紐西蘭政府立刻提供資金來改裝李-恩菲爾德步槍(MLE)成為1,500把半自動步槍,並在1942年裝備國土防衛軍。

查爾頓自動步槍有兩种版本,分別是澳大利亞Electrolux公司以英国Lithgow生產的SMLE Mk III*步槍的改裝版本,及紐西蘭本土的改裝版,紐西蘭版本裝有前握把及兩腳架,以上兩种版本皆採用相同的自動裝填原理。大部份查爾頓自動步槍在二戰後在一次大火中燒毀,只有少數保留於紐西蘭的懷烏魯陸軍博物館(Waiouru Army Museum)、奧克蘭戰爭紀念館、澳大利亞的Singleton步兵博物館及英國倫敦的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中。

德利爾卡賓槍

德利爾卡賓槍(De Lisle Carbine)由英國人威廉·德利爾(William De Lisle)設計,發射.45 ACP手槍子彈,是英軍在二戰時的手動消音步槍,主要用於暗殺等的秘密任務。

7.62×51毫米NATO改裝型

在1960年代,為防衛冷戰中蘇聯及華約國的入侵,當時L1A1 SLR的數量不足以裝備所有本土部隊,英國政府及國防部將大批No. 4改裝成7.62×51mm NATO口徑作英軍和民間防衛部隊的編隊及後備步槍,以作本土防衛用途。

改用7.62 NATO的No. 4系列需要改用由英國皇家輕兵器工廠及斯達令(Sterling)生產的新槍管、槍機、退殼鉤、照門及新的10發彈匣,其他沿用No. 4的部件,這批步槍被更名為L8系列,後來由以No. 4 (T)狙擊步槍修改成的L42A1。

Ishapore 2A/2A1

在中印邊境戰爭後,印度的Ishapore工廠開始生產以SMLE Mk III*為基礎,改用7.62×51mm NATO及20發方型彈匣的新式步槍,名為7.62 mm 2A。Ishapore 2A步槍採用增強的鋼製部件及改良退殼鉤以應付7.62×51mm NATO無緣縮口彈藥的壓力,1965年至1975年生產的版本改用800米照門(原為2000米),配有10發方形彈匣,名為2A1。2A1步槍是一種用於民間發售的一般手動步槍(非狙擊及精確射擊用途),主要售給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民間市場。

Ishapore 2A與2A1基本上沒有太大分別,亦不是SMLE Mk III的.308改裝版本,2A/2A1是原全由印度Ishapore工廠生產,由於7.62×51mm NATO膛壓較高,即使發射民間的.308 Winchester也不會出現問題。

生產商

以下是MLECLLESMLE Mk I- Mk III*步槍的生產商:

使用國

  •  阿富汗
  •  澳大利亞-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利特高兵工廠製造。
    • 澳洲國防軍
  •  孟加拉国
    • 孟加拉警察
  •  巴巴多斯
  •  比利时
    • 比利時國防軍:二戰後期由英國捐贈。
  •  伯利兹
  •  百慕大
  •  博茨瓦纳
  •  巴西
  •  文莱
  •  柬埔寨
  •  加拿大-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龍科兵工廠生產。
    • 加拿大軍隊:在一戰後期取代羅斯步槍。直到2014年為止加拿大別動軍仍有採用。
  •  中華民國
    • 國民革命軍
    • 地方軍閥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中國人民解放軍:繳獲或繼承自國民革命軍及藏軍。
  •  賽普勒斯
  •  埃及
  •  厄立特里亚
  •  斐济
  •  自由法國
    • 自由法國軍隊
  •  法國
    • 法國外籍軍團
  •  冈比亚
  •  納粹德國
    • 德意志國防軍:二戰期間繳獲自英軍及其他盟軍。
  •  西德
    • 德國聯邦國防軍空軍:成立初年由英國供應18,000枝。
  •  加纳
  •  希腊
    • 希臘武裝部隊:二戰期間及過後使用,後來被M1加蘭德所取代。
  •  圭亚那
  •  英屬香港:二戰時期的主要裝備,採用型號包括 No.1 Mk III型、No.4 Mk I型及L42A1,1950年代後期逐漸被L1A1半自動步槍取代,但保留小部分作儀仗用途。
    • 駐港英軍
    • 皇家香港軍團
    • 皇家香港警察
  •  冰島
    • 冰島海岸警衛隊
    • 冰島警察
  •  印度-由伊莎波(Ishapore)步槍工廠授權生產。
    • 印度武裝部隊
    • 警察單位
  •  印度尼西亞-曾在印度尼西亞獨立革命中由共和黨人所使用,另外一些是繳獲自荷蘭軍隊。
  •  義大利
    • 義大利武裝部隊:二戰後使用。
  •  伊拉克王國
  •  伊拉克
    • 伊拉克武裝部隊:至今仍有作儀仗槍使用。
  •  愛爾蘭
    • 愛爾蘭國防軍
  •  以色列
    • 以色列國防軍:在建國初年使用。
  •  牙买加
    • 牙買加警察部隊
    • 牙買加懲教署
    • 牙買加聯合少年隊
  •  约旦
  •  肯尼亚
  •  老挝王国
  •  拉脫維亞
  •  賴索托
  •  立陶宛
  •  利比亞
    • 利比亞陸軍
    • 國民解放軍:在2011年利比亞內戰期間使用。
  •  盧森堡
  •  马拉维
  •  马来西亚
  •  马里
  •  馬爾他
  •  墨西哥
  •  緬甸
    • 緬甸警察部隊
  •  纳米比亚
  •  尼泊尔
  •  荷蘭
    • 荷蘭武裝部隊:二戰後使用。
  •  新西蘭
    • 紐西蘭國防軍
  •  奈及利亞
  •  挪威
    • 挪威國防軍:二戰後使用,直到被M1加蘭德所取代。
  •  阿曼
  •  奥斯曼帝国
    • 奥斯曼陸軍:為於一戰期間繳獲的步槍,改膛為7.92毫米口徑配合德式子彈使用。
  •  巴基斯坦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菲律賓
  •  波蘭第二共和國
    • 波蘭流亡政府軍:二戰期間使用。
  •  葡萄牙
    • 葡萄牙遠征軍:一戰期間使用。
  •  羅德西亞
  •  塞拉利昂
  •  新加坡
  •  所罗门群岛
  •  索马里
  •  南非
  •  南蘇丹
  •  斯里蘭卡
  •  苏丹
  •  斯威士兰
  •  坦桑尼亚
  •  泰國-合同於1920年12月10日結束,同時國王收到10,000枝船運到來的步槍。
  •  西藏 (1912年-1951年)
    • 藏軍
  •  汤加
  •  千里達及托巴哥
    • 特里尼達和多巴哥隊少年隊
  •  土耳其
  •  乌干达
  •  阿联酋
  •  英国與其殖民地
    • 英國武裝部隊
  •  美国
    • 美國武裝部隊:一戰期間被佈處到英國及澳大利亞單位的美國遠征軍所使用。另外,在二戰期間No.4 MkI步槍通過租借法案由薩維奇-史蒂文斯槍械生產,並提供給英軍及殖民地軍隊使用。而一些被改編為殖民地軍隊的美軍被派到緬甸作戰時亦有使用李-恩菲爾德步槍。
  •  瓦努阿圖
  •  委內瑞拉
  •  越南共和国
  •  越南民主共和国
    • 越南人民軍:法越戰爭期間繳獲自法軍。
  •  葉門
  •  尚比亞
  •  辛巴威

登場作品

電影

  • 1988年—《第一滴血3》:型號為No. 1 Mk III型和No. 4 Mk I型,由聖戰者所使用。
  • 2007年—《集結號》:劇中稱為英77。
  • 2010年—《讓子彈飛》:型號為No. 1 Mk III型,由多名角色所使用。
  • 2011年—《戰馬》:型號為No. 1 Mk III型,由英軍士兵所使用。

電子遊戲

  • 2002年—《戰地風雲1942》:型號為No. 4 Mk I型,由英軍陣營所使用。
  • 2002年—《榮譽勳章:反攻諾曼第》:型號為No. 4 Mk I型和L42A1(奇怪地出現在二戰時期),由英軍所使用。
  • 2003年—《決勝時刻》: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Enfield”,由英軍所使用。
  • 2003年—《決勝之日》:型號為No. 4 Mk I型,由英軍陣營擲彈兵和狙擊手所使用。
  • 2004年—《決勝時刻:聯合行動》: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Enfield”,由英軍所使用。
  • 2005年—《決勝時刻2》: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Enfield”,由英軍所使用。
  • 2005年—《真實計劃》:型號為No. 1 Mk III*型和No. 4 Mk I型,由塔利班和伊拉克叛軍所使用。
  • 2006年—《決勝時刻3》: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Enfield”,由英軍所使用。
  • 2015年—《凡爾登》:型號為Mk. 1型、No. 1 Mk III*型和No. 1 Mk I*削短型。
    • Mk. 1型由英軍所使用。
    • No. 1 Mk III*型由英軍和加拿大軍所使用。
    • No. 1 Mk I*削短型由澳洲軍和加拿大軍的塹壕突襲兵所使用。
  • 2017年—《戰地風雲1》:型號為No. 1 Mk III*型,命名為“SMLE MKIII”,戰役模式中由英軍和澳紐軍團所使用。聯機模式中作為偵察兵的起始武器登場,可作定製改裝。
  • 2017年—《恥辱之日》: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Enfield No 4”,由英軍陣營所使用。
  • 2017年—《決勝時刻:二戰》: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 Enfield”,聯機模式中可由所有陣營使用。奇怪地以一個5發橋夾供彈即可完成10發子彈的裝填,而且在加裝瞄準鏡後仍能使用橋夾裝填。
  • 2018年—《戰地風雲5》:型號為No. 4 Mk I型、No. 5 Mk I叢林卡賓槍型和特納半自動改裝型,分別命名為“Lee-Enfield No.4 Mk.I”、“Jungle Carbine”和“Turner SMLE”。“Lee-Enfield No.4 Mk.I”於聯機模式中作為偵察兵的起始武器登場,“Jungle Carbine”為偵察兵解鎖武器,而“Turner SMLE”則為突擊兵解鎖武器。
  • 2021年—《決勝時刻:先鋒》:型號為No. 4 Mk I型,命名為“Lee Enfield”,載彈量只有5發。目前僅於戰役模式登場。
  • 2021年—《戰地風雲2042》:型號為No. 4 Mk I型,作為戰地風雲入口的武器登場。

參考

  • 查爾頓自動步槍
  • 史奈德步槍
  • M1903春田步槍
  • M1加蘭德步槍
  • M1卡賓槍
  • M14自動步槍
  • M1941半自動步槍
  • 毛瑟Kar98k步槍
  • 勒貝爾M1886步槍
  • 莫辛-納甘步槍
  • 中正式步槍
  • 三八式步槍

註釋

資料來源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英文)-The Lee-Enfield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文)-枪炮世界 - 李-恩菲尔德弹匣式短步枪(SMLE / No.1步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o.4步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o.4 Mk.I (T)狙击步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o.5 Mk.I丛林卡宾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李-恩菲爾德步槍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gh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