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臺中港


臺中港


臺中港是位於臺灣臺中市的國際商港,為中華民國四座國際商港之一,是臺灣第二大港,十大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距離北部基隆港和南部高雄港各約110海里。港區總面積為11,285公頃,水域面積8,382公頃,陸地面積2,903公頃, 臺中港港區內規劃興建碼頭78座;港區全境橫跨龍井區、梧棲區、清水區,港內大部分設施皆位於梧棲區,管理單位為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日治時期曾有新高港的建港計畫,因二戰爆發而停頓,至1970年代才正式建港。也是中臺灣的航運門戶。

沿革

清治時期

臺中港一帶古稱「竹筏穴」,因位於牛罵頭西五水叉口,故又名「五汊」,為位於大甲溪口及大肚溪口之間,海岸線向陸地內凹之處,可供小型船隻停泊。在1891年,地方賢達雅士取「鳳非梧不棲,非靈泉不飲,非竹實不食」的雅意,將五叉雅化為「梧棲」。梧棲港附近居民約在18世紀從附近聚落搬至梧棲魚寮一帶,並隨移民增加而發展成小型漁村,在清治時期可與鹿港以竹筏往返交易。在與對岸貿易方面,始自福建惠安獺堀的戎克船、後來逐漸與廈門、福州、汕頭等地有貿易來往。

在1887年左右,梧棲港因嚴重淤及導致船隻進出困難,於是50噸以上的船隻皆改到西南方的塗葛堀港進出。

日治時期

1897年1月,梧棲港被臺灣總督府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之一,專供與對岸的戎克船貿易。然而,大肚溪在1911、1912年間數次嚴重氾濫,使塗葛堀港被埋沒,附近的港口貿易又全部回到梧棲港。在日治中期,因台灣與對岸貿易量衰退,加上台灣其他港灣及交通建設,梧棲港逐漸沒落,梧棲港在1932年12月被撤銷特別輸出入港的身分,之後無商船出入紀錄。

1938年(昭和13年),臺灣總督府為配合臺灣中部的產業發展及「南進政策」的需要,考慮到基隆及高雄南北二港距離過遠,因此發布「梧棲築港計劃」,選定梧棲港為擴充中部商港的預定地,並兼有漁港、工業港之功能。

1939年(昭和14年)全案定名為「新高港」(日语:新高港にいたかこう niitaka kō */?),取新高山(玉山)之名,並於9月25日舉行「築港開工典禮」。1941年(昭和16年)進一步公佈「新高港都市建設計劃方案」,計畫合併大甲郡的清水街、梧棲街、沙鹿街組成「新高市」,然而1944年(昭和19年)受戰爭影響,導致資金不足且美軍轟炸相關設施而告停頓。

中華民國時期

1945年日本戰敗,1946年1月4日新高港更名為臺中港,曾經一度繁榮,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中甚至規劃臺中港旁的梧棲為省轄市,但後來並無施行;之後隨著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而沉寂下來,直到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行十大建設時才開始三階段的建港工程。

1960年代以來,臺灣經濟開始起飛,進出口貿易量急遽增加,致基隆港、高雄港兩港逐漸有雍塞的現象。政府為此乃決定闢建臺中港,藉以減輕基、高兩港的負荷,並為中臺灣地區提供一個對外貿易門戶,以促進臺灣經濟、人口的均衡發展。

1970年5月7日,梧棲國際港定名為「臺中港」,1971年2月1日,臺中港工程局成立。1973年10月31日,臺中港第一期工程開工。1976年10月31日,竣工通航。

現況與展望

臺中港目前有58座碼頭,擁有自動化卸儲設備。不過,由於臺中港一直深受潮汐及淤沙的問題所困擾,雖然開港後發展迅速,但還是遜於腹地小但位置優越的基隆港,直至2009年貨物裝卸量(2010年破億噸)與吞吐量始超越基隆港,成為國內第二大國際商港。雖然全球經濟衰退,但因港區內中龍鋼鐵與台灣中油液化天然氣接收站2009年開始進口,貨物裝卸量雖比08年衰退0.1%,但遠比基隆港、高雄港低。

客運部分,臺中港進出港旅客人數排名臺灣第二,僅次於基隆港。

臺中港未來發展計畫包括商港擴建計畫與工業港區開發計畫,將配合國際海運發展逐步實施,目標為臺中港成為擁有78座碼頭的國際大港。

2012年3月1日,交通部航港局與臺灣港務公司成立後,臺中港務局改制成「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管港埠業務),航政、港政事項則另成立「交通部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

港區配置

  • 濱海遊憩專業區、漁業專業區:設置梧棲漁港、台中海洋生態館(興建中)。
  • 食品加工專業區:提供食品原物料加工產業進駐。
  • 港埠服務專業區(Ⅰ):港埠服務、檢疫等相關及附屬設施。
  • 港埠服務專業區(Ⅱ):港口商辦相關用途、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
  • 倉儲轉運專業區:設置經濟部臺中港科技產業園區。
  • 電力專業區(Ⅰ):設置臺中發電廠及相關附屬設施。
  • 電力專業區(Ⅱ):提供設置低污染性電廠或風力發電機組。
  • 石化工業專業區(Ⅰ~Ⅳ):設於外堤區,提供相關石化產業進駐。
  • 工業專業區:提供能源、電力、鋼鐵、石化或其他經商港經營事業機構進駐,投資興建廠房、倉庫、堆置場、物流中心及相關設施,但不得露天堆置散貨使用。
  • 自由貿易港區:開發範圍包括1號至18號碼頭、20A至46號碼頭、西1至西7碼頭、港埠產業發展專業區82.55公頃,及石化工業專業區9.2公頃,申設總面積達627.75公頃,是臺灣目前營運自由貿易港區六港中面積最大者。臺中港2013年自由貿易港區貿易量為12,637,515公噸,排名臺灣第一;臺中港2013年自由貿易港區貿易值約為新臺幣3,841億元,排名亦為臺灣第一 。
進駐廠商

主要輸出入地區

以下五地區佔2010年總吞吐量的73%

  1. 印尼
  2. 中國大陸(不含港澳特區)
  3. 澳洲
  4. 日本
  5. 美國

客輪航運

  • 定期航班:廈門(中遠之星)、平潭(海峽號)
  • 不定期航班:金門縣烏坵鄉(金門快輪)、金門縣料羅灣(金門快輪/合富快輪,連假疏運)

相關單位

  • 清水電信局
  • 海港聯合辦公大樓
    • 臺灣港務公司臺中分公司
    • 財政部關務署臺中關
    •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中區管制中心臺中港辦事處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臺中分局臺中港檢疫站
    •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臺中分局臺中港辦事處
    •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梧棲氣象站
    • 內政部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臺中港國境事務隊臺中港分隊
    • 臺中港引水人辦事處
  • 內政部警政署臺中港務警察總隊(中突堤、北突堤、北堤、漁港、濱海、西碼頭、南突堤中隊)
  •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
  • 交通部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
  • 行政院海岸巡防署海岸巡防總局(梧棲漁港安檢所、第三海巡隊)
  • 臺中市船務公會
  • 臺灣銀行臺中港分行
  • 兆豐銀行臺中港分行

聯外交通

臺中市公車

站牌為各路線離臺中港最近距離之站牌

  • 臺中港旅客服務中心
  • 梧棲國小
  • 梧棲(朝元宮)
  • 大智梧北路口
國道客運
  • 和欣客運:國道客運7511路「臺北─臺中港」的「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步行15分鐘至旅客服務中心)

鐵路

  • 出站轉乘計程車前往臺中港。
    • 海岸線沙鹿車站(從此站至臺中港需要約13分)
    • 海岸線清水車站(從此站至臺中港需要約17分)
    • 海岸線台中港車站(從此站至臺中港需要約18分)
    • 台中港線台中港車站(臺鐵貨運支線)

公路

  • 台10線:中清路
  • 台12線:臺灣大道
  • 台17線:臨港路(西濱公路)
  • 台61線:港埠路(西濱快速公路)
  • 縣道136號:向上路

捷運(規劃中)

  • 臺中捷運藍線台中港站(規劃中)

週邊

  • MITSUI OUTLET PARK 台中港
  • 梧棲漁港
  • 福容大飯店(規劃中)

姐妹港

  •  美国/加州/長堤港(1982年2月5日)
  •  美国/華盛頓州/西雅圖港(1997年4月21日)
  •  圣卢西亚/卡斯翠港(1996年11月27日)
  •  加拿大/卑詩省/菲沙河港(1998年8月17日)
  •  冈比亚/甘比亞港(2000年1月18日)

相關條目

  • 臺中港大樹公
  • 臺中國際航空站
  • 梧棲漁港
  • 台灣港口
  • 臺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
  • 臺灣港務公司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 臺灣港務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
  • 交通部航港局中部航務中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中央氣象局24H全天監視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即時影像(繁體中文)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臺中港 by Wikipedia (Historical)



gh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