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 au contenu principal

福德爺長慶廟


福德爺長慶廟


福德爺長慶廟,簡稱長慶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板溪里的土地祠,歷史可追溯至清治時期泉州人開墾的古亭庄,戰後時期成為南昌路一帶客家人的信仰中心。

沿革

此廟神像原先為榕樹旁的石頭公。依臺北市立文獻會在廟內所立碑文指出,清治時期泉州人聚墾的古亭庄,是以此處為中心,延至南昌路、羅斯福路二段及金門街等處。

1930年代初信徒捐資擴建。1983年,客家、閩南及外省族群信眾整修小廟。後來代管人偽造解散祭祀公會,侵占廟產並計畫拆廟。廟地被周姓前管理人以新台幣五千萬元代價賣給韓佐中,計畫作為停車場,當地(中正區板溪里)居民於1991年4月12日在廟口舉行記者會抗議。土地產權糾紛有數年之久,1995年10月31日早上,韓佐中委託工人將廟中神像載走,引起不少信徒躺在卡車前抗議,甚至有信徒說媽祖神像流眼淚。後信眾共同努力,讓此廟得以保存。

今址在晉江街34號。

信眾

戰後時期初期,大批桃竹苗客家人移往臺北市發展,選擇南昌路一帶聚集,因為該路是羅斯福路拓寬前,新店、景美、永和進出臺北的必經之處,易於作生意。長慶廟也成為南昌路與附近北遷客家人的信仰中心,並組成了伯公會。居民周郁萍回憶該土地廟與附近的古亭地府陰公廟常有酬神戲。在1970年時,長慶廟還因違規演出歌仔戲達一個月之久,被臺北市教育局函請古亭警察分局派員即予取締。

伯公會出錢整修此廟,捐贈伯公神像代替原來的石頭公,並於神像背後刻上成員姓名。正殿主祀土地公,右殿祀關聖帝君,左殿則祀奉天上聖母。曾任此廟伯公會會長的溫送珍,是在南昌路開設大源商號的苗栗南庄客家人。他於2012年表示伯公會在長慶廟各項慶典時經常出資出力,後來臺北市客委會發現此廟對中正區的客家族群十分重要,便贊助每年二月初二伯公生日的酬神慶典,閩南人客家人都會來參加。

像是臺中市的東門里福德祠也是外地的客家人所建立,同樣將石頭公換成神像。

老樹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將此廟一棵大榕樹取名為「長慶榕」。在1994年報導時,九旬的居民周秋花回憶自己小時樹就很大了。台灣人愛樹文史工作室、台北市民政局在1995年舉辦的老樹巡禮活動,將長慶榕納為景點。在2001年報導時,該樹是臺北市政府普查一千一百四十六棵大樹中,胸圍最大的一棵,有十公尺。

一次搜集臺北老樹資料的退休教師廖守義,前往該地尋訪時,附近居民以為是政府派人來記錄要將其列為古蹟保護,紛紛熱心提供訊息,或開門讓來訪者上頂樓去照相。附近的居民傳說著許多此老樹神靈的事蹟,若此樹遇到颱風打斷或因病蟲等折損異樣發生,眾人就會搓湯圓來拜。

作家駱以軍從網路作家運詩人的部落格上知道了此廟此樹,寫下:「根據老套文學的說法,走進來,就像時間都停止了。」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福德爺長慶廟——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xt submitted to CC-BY-SA license. Source: 福德爺長慶廟 by Wikipedia (Historical)